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118)
吕雉纠结的用手缠绕着身上的玉佩,仔细地思考了一些摇了摇头,她仰起头稚嫩的对顾衍说,“民女不知。”
“不知道?”顾衍偏了偏头,蹲下身子让吕雉能平视自己。
“嗯我以前觉得长大后可以从书院毕业,做个农官或者亲民官很好,如果还能找一个会爱护我的丈夫,安定生活也不错。来了咸阳后,我又觉得其实再努努力考到太学读书,日后帮助丞相好像也很不错。而且我还听说了吕相的事迹,要是能成为一个大商人走遍世界,了解各地风土感觉也很棒”她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然后总结道,“选择太多,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顾衍摸摸她的头,笑着说,“那你的同学,朋友们也是这么想的吗?”
“有的很有志气,想要好好读书,有的没什么志气只想着识字,在村里做个管事就行。我还有姐妹现在就开始学女工什么的,想着嫁人了。”吕雉不满道,“真是的,也不知道女工有什么好学的。”
顾衍笑着说,“阿雉有自己的追求很好,但也不能随意去评价别人的生活哦!”话虽这么说,但他其实心里很高兴。虽然孩童不能全然描述自己生活的地方和大家的所思所想,但是顾衍也能窥探到一些改变。
如果就连偏远的沛县都能如此欣欣向荣,那么富饶的中原大地就更不必说。
他至今都没有遗忘自己曾经和嬴政讨论过的零和博弈的世界,任何技术和改革所带来的红利都会被暴涨的人口所消化。但是如今看来,虽然技术红利被消化了,大部分也只是维持在温饱的及格线上,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却种在了他们的心中。
顾衍笑着摸摸吕雉的头,“阿雉有自己的志向,但是待在我身边就没办法实现自己的志向了啊!”
“为什么?”吕雉嘟着嘴问,在她心里这位改变他们生活的丞相是除了陛下以外,最厉害的人!
顾衍叹了口气随口问道,“阿雉读过什么书?”
虽然吕雉家比较有钱,但是并不是什么出名的世家,家中藏书不多,大部分也都是曾经从秦商那里买的律法什么,吕雉现在所看的书都是从书院里得到的。她抿了抿嘴说了几本。
顾衍点点头,这和他的猜想差不多,应该说大部分读过书院的孩子都读过这些书。毕竟大部分都是他一一审核过的,他笑着拉吕雉走到主位上坐下,然后拿出自己的算筹说,“这些算筹就是阿雉现在读过的书。”他从一把算筹里抽出几根,代表吕雉所学的书。
然后将它们支在案上,搭成一个小塔。
“但是我能教你的知识在这里。”他用手虚虚的比划了一下,问吕雉,“你想到这里,还需要怎么做?”他把算筹交给她。
因为她读过的书还很少,那几根算筹互相支撑的样子看起来就摇摇欲坠,吕雉只是试探了一下就将算筹放下,放弃道,“基础不行,我没办法在上面添算筹。”
“那你应该在怎么做呢?”
吕雉将那几根算筹推倒又加了很多进去,将它们搭成一个坚固的地基,然后再向上支算筹最后才顺利够到顾衍比划的那个高度。
她看着自己重新组合后的算筹高塔,又看看顾衍温和的笑容,然后羞红了脸道,“所以,我现在所学在这里。”她用手指了指第一层的算筹,“连第一层都没学完,我根本不可能够到丞相所在的高度。”
她膝行了半步,离顾衍远了点然后叩首道,“请丞相等我十年,我一定可以堂堂正正的成为丞相的学生。”
顾衍眯着眼睛看着她,然后想了想说,“阿雉不必如此心急,说不定十年后你都可以做丞相了呢!我不会等你,不过你可以自己追上来。”
“我听说您属意我的同乡萧何,而且也有两个颇有才名的学生,他们都是接替您的人选。”吕雉没有被顾衍的鼓励冲昏头脑,年仅八岁的她冷静的说,“但是没关系,如果到时候您不收我为学生,我也会成为最好的那个。”看样子,是对丞相之位势在必得。
“不过我不愿做左相。”左相就是顾衍的位置,她抿了抿嘴,“您是我心中最适合这个位置的人,所以我会努力成为右相,做您最得力的助手。”如果十年后其他人做了左相,那就不要怪她去争这个位置了。
顾衍笑了笑,他不讨厌野心勃勃的人。更何况是一个八岁的孩子的童稚之言。
“好,那我在丞相府衙等你。”
说这话的顾衍根本没想过,十年后他能在朝堂之上见到史上最年轻,也是第一位女性御史大夫的任免令。
第106章
始皇二年,九月。
“丞相,王剪将军来信询问东胡之事。”兵部的传讯官快步走进丞相府衙,拦住已经打算回府的顾衍。
顾衍站在停放马车的地方,展开王翦来信。信上如传讯官所言,王翦已经把燕丹杀了,东胡王也已经被生擒。他们现在要着手处理胡人,而朝堂的命令只是简单的同化胡人,并没有具体措施,王翦思来想去还是来信问如何执行。
顾衍收好信,然后对传讯官说,“你先行回去,明日我会给予兵部答复。”然后在传讯官的称诺声中上车离开。
自从秦国在南方的领土越来越大,橡胶也从桂林郡和象郡输送到中原。增加了橡胶轮胎的车轮减震性剧增,再加上料姜石铺成的路,如今顾衍坐在马车上感觉已经没有曾经那么颠簸了。他一边摩梭着自己乌黑的鸱枭杖,一边想着王翦询问的问题。
对方桀骜难驯的胡人,其实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不断打压肯定是不行的,这会让他们更加团结来反抗中原王朝的压迫。但是同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贸然派官员去统治他们很容易让秦国的官吏们命丧草原的。
抿了抿嘴,他决定先不去思考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转而拿去鸠那罗给他写的信。这位天竺王子在来到秦后,飞快学会了秦篆然后看开始走访周边。顾衍对如今的秦国非常自信,而且因为三代的朴素自然和祖先信仰还没有衰落,天竺的所谓佛教并不能说服如今的百姓,鸠那罗在试探后就放弃的传教的想法,转而研究起中原的文化。
他希望能通过将佛教转变的更让中原人接受,从而达到传教的目的。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给顾衍写信,说说自己最近的发现。出于监视他的目的,他的每封信顾衍都看。
在看到鸠那罗最近的成果后,他摇摇头对身边的韩徒说,“我们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吞噬性,但凡想要在这片土地立足的文化都会被我们吞噬消化,成为我们成长的养分。”
“那就是说那位天竺王子没有机会了?”韩徒眨了眨眼睛,总结道。
“他的机会不在这里。”顾衍淡淡的说,就在刚刚他忽然想到了同化胡人的方法。
第二天,顾衍召来兵部的最高长官国尉,也就是现在习惯称的尉缭。
“丞相是打算让那天竺王子代表秦出访草原?”负责战略的尉缭皱着眉头道,“可他的那一套理论与中原文化不符,如果不能将胡人同化成秦民,臣有些担心这会让草原变得更加难以管控。”
“国尉看过这个再说也不迟。”顾衍将整理过的鸠那罗的那一套佛教和儒家学说融合后的理论交给尉缭。
尉缭看过后,又思索了片刻然后说,“这样说不定真的能同化胡人,但是臣还是觉得还是需要以武力威慑。”
“当然。”顾衍点点头,“而且最好能遴选出拥有中原人血统的人统领草原,再辅以教化,如此三代草原可定。”但这是个缓慢的过程,百年之内还是需要强悍的武力统治草原的。
尉缭接着说,“不仅要汉人统治他们,而且要将整个草原各个部族分开,刻意施加矛盾,分散他们的力量。等到他们真的离不开中原的时候,再做其他打算。”
最后具体的施政政策被确定下来,期间顾衍还叫来了刑部的众人,作为刑部长官的韩非当然也在列。他亲自带着休改律法的官员对着《秦律》一条一条的更改,在上面增添了各民族平等,释放被统治民族奴隶,给予他们自由,分配生产物资等等基础的条例。然后又在教育法上填上大力培养民族官吏的教育方针,要求民部的教育司尽快编纂胡汉一体(1)的教材和教育大纲,尽量在三十年内能看到文化同化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