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下(197)

作者:长亭渡 时间:2024-09-16 09:28 标签:生子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成长 科举

  他在入城的路上就见到过一个经商的人,不知道他先前遭遇过什么,就随口说了一句天下当官的心都一般黑,没准这个知府那些好的表象都是用来欺骗人获得民心的。
  就这么一句话,这人就连糟了好几个白眼,就连开茶摊的老大爷都不给他倒茶了。
  这里的民心所向可怕得吓人。
  可杨二郎实在想不出,这到底是哪位爱民如子的官员,能得如此民心,按道理说肯定都传得老远都知道了啊。
  他在这里的铺子坐着吃了碗酸辣粉,把他辣得直喝水,不可否认,这味道是真的好吃,和他吃过的所有吃食都不同,怪不得这铺子的生意如此火爆。
  这个杨二郎出身是很不一般的,乃是弘农杨氏的嫡次子,姐姐是陈王妃,姑母在宫里当妃子,是四妃之一的宜妃,单从家世来看他的出身比着旁的世家子来说还是尊贵不少的。
  但他们杨氏一族并非什么文人底蕴深厚的家族,也是后来居上的,但在读书一道上还是比不过那些百年传承的家族,比如清河崔氏,这才是真正的清贵。所以杨二郎十几岁就看遍家中藏书出去游学了,他是世家子,不需要考科举就可以蒙家族荫庇入宫做官,是以这几年他一直游学在外遍访名师,就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施展才华抱负。
  如今游学归来,大好河山他也看了个遍,从江南走到江北,再从豫州走到北地,绕了一圈路过肃昌,打算从这里去青州,再走通州回京。
  没想到在肃昌停下了脚步。
  他不是没有来过肃昌,几年前他就来拜访过一次慈溪先生,那时候的肃昌他很是看不上,也很心疼这位博学多才的先生,觉得他在这里隐居不仅是浪费了自己的才华,生活条件也不好,时间长了会疾病缠身。
  那时的他是很瞧不上肃昌的,就劝先生不要在这里隐居,如果想辞世隐居,他完全可以给他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居住。
  但却被拒绝了。
  慈溪先生当年在京里发生的事他大概知道一些,也猜到他是被冤枉的,不过当时他在外游学,来不及赶过去。
  后来他赶回去后慈溪先生已经回到了江南,他想着这个时候出现也好,毕竟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这个时候他出现帮一帮,肯定会感动先生,先生也能顺道收他为弟子了。
  可他一路追到了肃昌,还是被拒绝了。
  这么一想,杨二郎心里渐渐心有不平起来,这个肃昌知府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他出面就能说动慈溪先生下山来,还去了书院里。
  不得不说,杨二郎心里有几分嫉妒。这些年在外游学他也学了不少东西,自认为自己如今是个有大才的人,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就被人比下去了呢。
  他对肃昌知府这个人更感兴趣了,一定要去拜访一下。不过在他拜访知府之前,他要先去一趟书院,见一见慈溪先生。
  还有这个蒙学班,他从未听说过这个说法。不过光是听字面意思也能猜得到这是个什么班。小孩子就小孩子吧,也许慈溪先生现在的想法跟以前不同了,想从小娃娃开始教起。
  他现在还是有机会的,慈溪先生的才华大家有目共睹,虽然已经过了十年,但想要拜在他门下的人还是趋之若鹜。
  宋声并不知道肃昌来了这样一号人物,锦绣街才刚刚开业不久,他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在这上面,这条街是他费尽心思打造的商业步行街,而且还是靠湖岸,景色优美宜人,是准备打造成地标性景点的,定然要多花一些心思。
  杨二郎在锦绣街整个转了转,发现这个地方还真有些特别,不论是建筑还是做生意的小贩,都跟他去过的其他地方不一样。
  把整条街都转完之后,他打听了一下去书院的路,然后带着随从径直去了书院。
  路上杨二郎又打听了一下关于蒙学班的事,这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吓一跳。这个蒙学班竟然是免费开办的。而且这里面很大一部分的学生都是来自慈幼院的孤儿。
  对于他来说,新的问题又来了,慈幼院是什么地方?
  这些消息对他来说不难打听,他很快就得知了慈幼院是一个孤儿收容所,里面收了很多无家可归的孩子。
  慈幼院是知府夫人负责修建的,周围的人提起他来也都赞不绝口,夸他是个好的贤内助。
  杨二郎一开始觉得没什么,但听人说这竟然是个哥儿的时候,他惊讶了。要知道他们家中的那些哥儿除了会涂脂抹粉小声嘤嘤之外,旁的无甚用处,没想到这个知府夫人这么厉害。
  “看到城里陆记的招牌没有?陆记酸辣粉,陆记麻辣烫,还有那个叫做一枝春的铺子,都带有陆记的标识,这些全都是知府夫人坐起来的生意,厉害吧?”
  这人说起这些话来的时候十分自豪,仿佛这些铺子都是他家开的一样与有荣焉。
  杨二郎着实是没想到一个哥儿竟然这么能干,经营了这么多家生意。

第307章 第 307 章
  杨二郎吃过饭之后在客栈开了一间房, 吃过饭之后休息了一会儿就出门了。
  他去的自然是书院。
  时隔多年不见慈溪先生,他也想过去看看当年那个不听劝的老先生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然而到了书院,他却没能进去。重开的肃昌书院跟以前可不太一样了, 如今的规矩不是里面的夫子或者学子,是进不去的。
  不进去怎么能见到人?还有一个法子, 就是等里面的人出来。
  但杨二郎显然没有这个耐心, 他在书院旁边等了一会儿,门口守着的人还是不让进,他就没再等了。反而是朝着旁边的蒙学班走了过去。
  蒙学班就在他所在地方的一墙之隔,里面孩子们异口同声读书的声音十分响亮, 另外一个有些年迈的声音听起来很像慈溪先生。这么看来, 铺子里头那几个学子说的没错, 慈溪先生去教小孩子去了。
  不说他们想不明白,杨二郎自己也想不明白, 小孩本来就比较难管, 教她们不是更费工夫了吗?
  而此时的蒙学班, 慈溪先生教他们正在读的是千字文,而他们这些孩子里面有一些跟团团和圆圆一样先前上过两年学堂,所以千字文对他们来说十分简单。
  慈溪先生也知道这小孩子中有一部分有基础,所以每次教学的时候除了千字文,还会讲一些比较深的内容。
  毕竟读书不全是为了学习知识,也是为了学怎么做人。慈溪先生见多识广, 很多东西从他嘴里讲出来幽默风趣, 完全不似古板的夫子一般呆板无趣。
  而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 慈溪先生已经对他这个班上的孩子们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条件大多都一般, 但还算勤奋刻苦,读书的态度也端正, 这让他每天教授起来轻松不少。
  时间一长,孩子们的资质如何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在这些人里面,慈溪先生最喜欢的学生是团团,他有一种见猎心喜的感觉,这个孩子实在是个好读书的好苗子,他还是跟多年前一样不忍见明珠蒙尘,看到有好苗子总是会忍不住指点一番。
  若不是他早先发过誓不再收弟子,他肯定是要把这个孩子收下来亲自教导的。世上真正过目不忘的人寥寥无几,这宋明翊就是其中一个。有这个长处在,在科举一道上不论背什么书都事半功倍。
  杨二郎不知道慈溪先生对一个八九岁的孩童有如此惜才之心,甚至还萌生了想要再次收徒的念头。
  今日没等到人,他也不着急,实在见不上就算了。不过途经此地,此处变化这么大,游览两日也算是长长见识。
  他得让家里打听一下这肃昌的知府是个什么样的人物,竟然这么受当地人的吹捧,他冷眼瞧着这里的百姓们恨不得要给他塑个雕像供奉着了。
  若是个没什么靠山的,他可以举荐到族中,他们族里有不少都在京中做官,如果能够吸纳这样的人才为他们所用,岂不是更好。
  杨二郎对于宋声的靠山一无所知,在当地待了两天打听之后终于得到了一些消息。
  一,此人名叫宋声,前些年科举的状元郎,出身于微末,是个寒门之子。
  二,这人很有才华,不仅会读书,还会治理地方。听说走马上任的路上就遇见了一桩河伯娶亲的荒唐事,硬是没有服软,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事儿解决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