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居[末世](109)
对方满身的高傲差点儿没垮掉,顿了下,才语气生硬地说:“这是我们老板花大价钱买的最新型太阳能电车,要不是如今植物屏障区禁止家用汽车通行……”
汤子苓听出了他的未尽之意——若不是条件不容许,谁愿意骑个跟小电驴没什么两样的电车到处跑呢?
车子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速度确实可以,再加上路上没什么人,司机小李带着汤子苓一阵风驰电掣,用了不到十分钟就到了请客的餐厅。
汤子苓对这餐厅不算陌生,刚开业的时候,魏阿姨请他们过来吃过。味道没得说,价格也是真贵,就算他跟元松自认为还算有些存款,也舍不得频繁来吃。
看着一上来就亲热的好像是多年朋友的年轻人,汤子苓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但并不影响他一面跟人天南海北地侃大山,一面速度不慢地吃吃喝喝。
高朋满座,觥筹交错间,汤子苓有些恍惚地想到,不过两年多的
时间,他都快忘了曾经的自己是个为了拿到好项目,能够面不改色地对主管捧臭脚的油滑社畜了。而如今,风水轮流转,自己好像成了被捧臭脚的那个人。要说感觉?还好吧,若是拍马屁的话不那么油腻肉麻的话,也确实让人身心愉悦。
“……汤处长,您说呢?”
早料到会有人兴风作浪,却没想到最先开始的手段是往单位塞人。
好酒难得,况且以如今自己的身体素质,酒跟水没有太大的差别,基本不存在喝醉的可能,汤子苓一派自然地跟对方碰了个杯,然后爽快地一饮而尽,“行啊,明儿就过去报道吧。”
见对方怔愣了一瞬后,脸上立刻堆起了笑容,连连倒酒敬酒,竖着大拇指说他大气,爽快,够朋友。
汤子苓确实很“够朋友”,体贴地提醒道:“但有一点得提醒你,咱兽管处不养闲人,要是他自个儿受不了跑了,可别怨我啊。”
“兄弟这还能不知道?哪能让你为难?放心,咱自家人,个顶个儿的能吃苦耐劳……”
对于对方的言之凿凿,汤子苓笑而不语,喝着美酒,吃着好菜,美滋滋。
只是吃饱喝足后,他婉拒了对方说去个“好地方”放松放松的邀请,递过来的厚厚的信封也没收,只喊了服务员将刚上的没人碰的大虾给打包了,拎着打包盒晃晃悠悠地回了家。
————————————
“我有点儿理解以前为啥有人喜欢各种饭局、酒局了,好吃好喝不说,还有一堆人捧着逗乐子,谁能不喜欢?”汤子苓剥着碗口大的虾,放在他一起打包过来的蘸料碟里。
元松一点儿都不担心汤子苓会被那些人的糖衣炮弹给腐蚀掉,他可不觉得骨子里藏着爱慕虚荣的人会在参加完酒局后打包菜回家~
“喜欢就去,有吃有喝还有玩儿,还是别人请客,不用自己花钱,多好。”元松大口地吃着,连连称赞,不愧是大厨出品,味道就是好。
“不能去太频繁了,让魏阿姨知道了,非得给我上思想课不行!”汤子苓知道魏阿姨不是听风就是雨的人,但若真频繁
跟那些所谓的二代三代们混在一起,指不定就要担心自己被人带坏,到时候思想课绝对是少不了的。
“挺着呗,感受下昔日语文老师做思想工作的功底。”
“幸灾乐祸是吧!”汤子苓捏着元松的下巴闹他,可感觉到短短几日不见,他原本还有些肉感的脸颊竟消瘦得棱角分明,顿时心疼不已,“每天很辛苦吧?”
“还好,”元松不是为了安汤子苓的心,他是真的觉得还好,“每天训练、巡逻,日子过得很规律。你觉得我一下子瘦很多,可能是因为训练量加大了的原因。”
第129章
隔日,说好来报道的人却没有按时到,卡在了第一道坎儿——顺利抵达兽管处。
昨晚已经在群里得到消息的郑明表示这不是自己的锅,“我特意告诉他八点二十之前在出入口见,早上甚至还发了定位给他,结果我们等到八点二十五,眼看着就算飙车也得迟到了才离开,连他的人影儿都没见着。”
因着共享人力发电健身屋正处在急速扩张期,单位众人最近忙得脚不沾地,因而不管是空降兵还是关系户,只要是劳动力,他们都没有任何排斥,一致表示热烈欢迎。
当然,前提得是踏实肯干。像今天这个反复提醒当做没看见,到半上午才慢慢悠悠地主动联系,说人已经到了出入口,让人去接的家伙,大家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已经打了大大的叉。
“接个锤子,别管他!”听到郑明的询问,汤子苓毫不犹豫地回了一句,就趁着天阴,太阳没那么刺眼,光明正大地带着狗子们去植物屏障外的空地上玩耍了。
其他人却没他这么自信,不敢轻易出屏障区,连例行的跑步训练都是在跑步机上完成的。不过如今锻炼能发电,多蓄些电,能低价卖给沈家人,他们的腰包也能稍稍鼓一些。每一滴汗都流得有价值的感觉,谁会不享受呢?
如同三月底四月初一般,正值九月下旬的如今,也没有过度似的,一夜入了冬。
一开始,受够了高温炎热又缺水的漫长夏季,人们热烈欢呼气温骤降,觉得终于摆脱了身上的汗仿佛永远都不会干的狼狈和难受。可不过几天的功夫,才穿没多久的厚外套就被加厚加长款羽绒服所取代,棉衣跟薄羽绒服几乎没有任何用武之地。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们又开始苦恼寒冬的难熬,想起夏日的好了。
好在地下的温度没这么极端,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已经适应了地下生活的人,还是能活得很舒适的。
“现在很多公司都重新开工了。”吃午饭的时候,大家聊着最近新鲜事儿,吴群说起了他那位在家待
业近两年,都快要抑郁的姐姐,“我姐接到通知的时候,真的高兴坏了,她还以为那个小公司已经倒闭了呢!”
“你姐是做啥的?”
“图书编辑,做教辅。”吴群很为他姐姐高兴,“我姐拍了公司的新环境给我们看,一整层很长的环形楼都是做图书的公司,相互之间还能借阅资料。我姐说他们下面一层楼大多都是做设计的,加班特别厉害;再下面连着好几层楼都是计算机科技相关,各种软件开发、游戏开发,说这个行业特别火热……”
“我周末去了那边,能通到地下好几十层,特别壮观。”
“我们同学群里有很多同学也接到了开工通知,可好些已经不在原来的城市了,都犹豫着要不要回来……”
王锵所说的同学跟元松有很大概率的重合,恰好昨晚在古书空间见面时,两人也聊了这些。元松说两年前举家搬到农村,还喊他一起去的朋友最近也在犹豫要不要回来。问其原因,那位朋友也很无奈,说农村的氏族、尊卑观念太重,族中年长辈分高的长辈多数德不配位,倚老卖老,利用身份便利为小家谋私利的太多了,偏在重组聚居区时又是整族整村的分到一片区域,让好不容易靠着高学历和不错的能力在聚居区谋得一官半职的他很心累,几度萌生出撒手抛开烂摊子,回城市生活的想法。不过想法终归只是想法,那位朋友身上肩负着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及姐姐一家的责任,若真能说撒手就撒手,也不会犹豫到如今还没有下定决心了。
王锵所说的同学朋友们也面临一样的抉择,“……有的已经成家了,自然不会再多想,就安心扎根当地,好好生活。最难的是那些还没安下家的,如今不比从前,一次离别有很大概率代表着永别,很多父母强烈反对子女离开身边,只身前往外地谋生。”
“唉,父母的反对不是没有道理,子女想要寻求发展也无可厚非。”大家忍不住叹气,“要怪只能怪咱们这代人倒霉,没生在好时候。”
吃了饭,汤子苓一个人留下值
班,其他人都回了城区,两人一组各自分了区域,去亲自验收人力发电健身屋的安装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