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启用域名:www.fuxs2.com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夫夫孩子热炕头

作者:初吻江湖 时间:2018-10-27 11:48 标签:种田文 穿越

于良吉最大的愿望,就是有家有孩有存款,在他前世的有生之年里没能实现,但是一个意外,他却是过上了夫夫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

关键字:夫夫孩子热炕头,初吻江湖,种田
001 初来乍到

    001初来乍到

    宁静古朴的东北山村,在大公鸡的叫声中,拉开了一天的序幕,袅袅的炊烟升起,又慢慢的四散,各家各户都开始做早饭了。

    于良吉蹲在自家门口,傻傻的看着晨曦中的村落,表情有点呆,眼睛有点直。

    “老于家这是怎么了?”

    “听说于秀才考完回来就病了,醒了之后,他就这样了。”

    “可怜见的!”

    “唉。”

    几个路过的人,看到于良吉的样子,都纷纷摇头,唉声叹气的离开了,回家嘱咐婆娘,给老于家送点吃的过去,不拘是什么,总不能让人饿死啊!

    “于秀才!于秀才!”一个胖大婶,端着两个大碗,用脚踹了踹门,嗓门大的于良吉想装听不见都不行。

    “来了!”于良吉起身,稍微有点眩晕,缓了缓,慢慢的走过去,打开了那道门扉。

    “这个是给娃子的,这个是给你的,赶紧拿回去吃点,你这病才好,可不能再不吃饭了。”胖大婶没将东西交给于良吉,自己闪身进了院子。

    于良吉跟在身后,屋子里的是关着的,于良吉赶紧给开门,放自己和胖大婶进来。

    这是一间半土胚房子,半间里头的炕上,一个五岁多的娃娃正在睡觉,小小的个头,有点点婴儿肥,但是并不多。

    “乔大娘,谢谢你。”他是真心道谢的,自从他醒过来,见到的就是乔大娘,可能有点雏鸟情节,举目无亲的于良吉,对乔大娘特别依赖。

    “谢啥,当年我遇难的时候,还是你娘救得我呢!”乔大娘将孩子轻轻的唤醒,给擦了脸和手,又给换了衣服,孩子身体不太结实,生下来又没有娘,吃的奶都是隔壁杨大嫂的,杨大嫂就是乔大娘的大儿媳妇。

    “乔姥姥。”孩子软软糯糯的喊了一声,又看向于良吉,弱弱的叫了一声:“小叔。”

    “乖啊!”这么小的孩子,于良吉都不知道怎么跟他打交道,这几天都没敢跟他多说话,更不敢碰触,生怕一个不小心,给弄伤了啥的。

    “来,吃饭饭了啊!”乔大娘抱着孩子,拿了碗过来,碗里是玉米糊糊,只不过打了一个鸡蛋在里面,看样子很补,是专门给孩子吃的。

    于良吉的碗里,是一块玉米面饼子,一些丝瓜咸菜,不见一点油腥。

    不过这里只有这种早饭了,于良吉勉强吃了进去,想去洗碗,被乔大娘拦住了:“这哪里是你们爷们干的活?给我就行了!”

    还拿了两件脏衣服:“我给你洗了,中午过来看看你!”

    “乔大娘,谢谢你。”除了道谢,于良吉也没别的话可说,更不敢随便开口。

    “你这孩子,就是读书好,客气啥!”乔大娘带着碗和衣服走了。

    于良吉关上了门,炕上的孩子乖巧的看着他。

    “可有不舒服的地方?”这孩子,也是个可怜的。

    “没有,小叔。”孩子摇头,软软的稚童声音,让听到的人心都跟着软了。

    “等一会太阳上来了,咱们出去晒晒太阳。”于良吉给孩子将衣襟拉了拉。

    “嗯!”乖巧听话的点头,一点都没有任性,更没有哭闹。

    于良吉一看他这样,更有点舍不得了。

    他只是回家的路上,打了个盹儿,醒来就成了这个陌生村落的于秀才!

    没错!

    在穿越成了筛子的时候,他赶时髦了一把,也穿越了!

    只是别人穿越,都是孤儿,再不就是无牵无挂,他呢?

    他老爸是教授,老妈是院长,老哥是律师,嫂子是医师,还有一对龙凤胎的小侄子小侄女,家庭不要更幸福!

    再说亲戚,他亲叔叔是校长,亲婶子是厂长,亲堂弟是总经理,他们家也不缺钱,亲戚更没极品,这世界上,几乎没有比他更幸福的人了。

    他们家感情一向都很好,叔叔更是跟他们亲如一家,婶子忙的时候,连堂弟都是上他们家吃饭的,亲情不要太足!

    而他本人则是喜欢农业,当初报考的就是农业大学,让亲戚们都跌碎了眼镜,最后还是堂弟支持他,只说这是兴趣爱好,强扭的瓜不甜等等,加上老哥的神助攻,俩人帮着他才顺利过关。

    还差一个月,实习期就要过去了,他就要毕业了,结果就这么穿越了!

    找谁说理去?

    再说他穿到的这个人身上,名字虽然还叫于良吉,可跟他的人生差太多!

    他过来得时候,也继承了原主的记忆,就跟看电影一样,看到了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的一生经历。

    于家所在的地方,是一处两面环山一面靠水的地界,只有一条路通向外面,村子里有十八家姓氏,又都是逃难或者流民组成的村落,这里也叫“十八里铺”。

    别的村子,都是什么李家村、王家村、张家村,居住的都是一族的族人,只有他们这里,因为是十八家组成的村落,是个杂姓人聚居的地方,在附近的村子里都是垫底的存在,不过因为他们比较团结,地理位置又偏僻,那些年也没几次和别的村子起冲突,后来一直到四年前,于家的于良吉考中了秀才,这才在所有的村子面前抬头挺胸,这十里八村的,就老于家一个秀才,整个县城也才有几个秀才?

    原来张家村的那位老举人,早已经去世了。

    再说于良吉,家里也是逃难过来的,老家在哪里,父母根本就不知道,因为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十八里铺的人,从他们祖爷爷那一代,他们就安置在这里了。因为祖父母都是生病去世的,家里的经济条件一直上不去,从小日子过得苦,后来因为爹娘能干,渐渐地,日子好过了,他跟哥哥也长到了七八岁,父母就将他和大哥送去了张家村的学堂,因为十八里铺人太少,孩子更少,是没有学堂的。

    不过于家大哥没读书的天分,认完了字他就死活不乐意去了。

    只有原主,读书认真刻苦,被学堂里的先生重点培养了起来,这一读就是好几年。

    六年前,哥哥娶了嫂子,一家五口日子过的不错,五年前,嫂子生了侄子,结果却难产而亡!

    二老经受不住打击,从此,也病了,四年前,原主考中了秀才,喜讯传回来的那天,二老含笑而终。

    于秀才还没高兴有了功名,就失去了父母,和哥哥俩人悲痛欲绝的埋葬了双亲,只剩下自己和哥哥还有个小侄子相依为命。

    守了三年孝,出了孝期,哥哥就想着赚点钱,给弟弟做盘缠,继续科举!

    中了秀才,他们家就有了底气,别说他们家了,整个村子都有了底气。

    一年前,原主恢复了读书的日子,家里全靠哥哥一个人操持,幸好左邻右舍都会搭把手,支持原主科举的行动,这才让哥俩勉强把日子过下来。

    原主去考举人,不知道过没过,就回了家,因为哥哥也去世了!

    死因是暴毙,其实以于良吉的看法,可能是突发心脏病,或者是脑溢血,都是干活累的。

    对方为了让弟弟能安心科举,能省则省,攒了不少钱舍不得花,工作量又不断的加大,于家有十亩地,都是自家种植自家收,因为秀才名下有二十亩地是免税的,除了自家的十亩地,外头还有一个张家村张老六家的十亩地,也挂在秀才名下,反正免税嘛,每年给于家一点粮食,反正比交税要少就是了。

    这个张家村张老六家,就是原主嫂子的娘家。

    虽然后来闺女死了,可留下了儿子,他们的关系一直都没断,对女儿留下来唯一的外孙子,老张家不知道多心疼。

    孩子小时候没奶水,就只能喝隔壁杨大嫂的,为此,老张家没少送鸡蛋、小母鸡等补奶水的东西给杨大嫂。

    就怕外孙饿到。

    也算是沾了原主嫂子的光,因为免税不是谁都能享受的待遇,张家村张老六家,很是风光了一把。

    原主所在的朝代,于良吉同样没听过,叫蒙朝!

    乍一看,好像是蒙古建立的朝代,其实还是汉人统治天下,蒙古什么的,现在是蒙古省!

    根据原主的记忆,于良吉理顺了下,这个历史的断层,是在明朝后,历史上应该是清朝,结果李自成独立成功,改朝为“蒙”,北驱鞑虏,南拒倭寇,东征朝鲜,西平回疆。

    并且发展兵备,鼓励商业,重视农耕,并且开海禁,弄来不少番邦农作物,例如玉米,土豆,地瓜等。

    本人也发明了不少好东西,大到玻璃、水泥,小到牙刷牙膏,香皂香水……。

    看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所谓的太祖李自成,丫挺的也是个穿越者!

    自开国以来,国力蒸蒸日上,他留给后代们的财富,是无法估量的,教导的儿子们,也个个都是栋梁之才,太子继位后,给自己老爹的封号,直接灌上了“圣太祖”的名讳,朝中大臣,无一人反对。

    现在的皇帝,是圣太祖的孙子,也是位有道明君,并不一味的让人读书,但是每三个村子,必须要设有一个公立的学堂,据说这是圣太祖的遗诏里提到的若干个条件之一。

    学堂里头的教书先生,都是朝廷开设的师范学院培养出来的专门教书育人的先生。

    作者闲话:

002 十八里铺

    002十八里铺

    这里给于良吉的印象,有点像他那个时候的五六十年代,虽然家家都是蜡烛照明,可是有了玻璃,家里并不黑漆漆;朝廷鼓励农耕,更鼓励商业,而十八里铺所在的地方,是东北!

    幸好于良吉也算是北方人,不然换个南方人穿过来,光是冻就能冻死他。

    现在是深秋时节,因为乡试,也就是秋闱刚过,原主考完了试出来,就接到了哥哥去世的消息,连发榜都没等,直接打道回府,奔丧了。

    可能是伤心过度,也可能是考试太费体力心力脑力,原主安葬完了哥哥,自己也病倒了,高烧都说胡话了,大夫是村子里的赤脚大夫,以前跟着药堂的老大夫学过三五年,小病能治,大病就不行了。

    不过十八里铺穷,再加上考试和安葬,于家已经没多少家底了,十八里铺的人凑了凑钱,好大夫请不起,只能请了这个大夫过来三趟,给开了不少药,能熬过就活,熬不过就只能预备后事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
  • 古代说的是“对不住”和“多谢”吧?这一连串的“对不起”和“谢谢”看得眼睛挺难受的 游客2023-12-07回复
  • 作者自己都写昏头了吧。好多前后矛盾的地方。比如之前中了举人的时候,报喜的官差给的奖励是一千两,后面买建房材料的时候又变成了两千两(30页),再比如石宏大刚来的时候内心独白最便宜的大通铺一晚也要一个大钱(一个大钱=10个铜板)(第8页),于良吉去住客栈的时候又变成一个上房一个大钱,大通铺只要一个铜板,怎么人家的柴禾不要钱吗?而且一个人的早饭管饱
    游客 的原帖:
    是5个铜板,他们同行那么多人房钱饭钱一起怎么也不止3个大钱吧。
    另外,说一下钱的私设,10铜板=1个大钱,10个大钱=一两银子。所以100个铜板就是一两银子?那为什么村民还那么穷,50两的村外墙都造不起?国民都那么穷了,朝廷又是哪来的钱给一个小小的吊车尾举人就奖励两千两银子?那贡士和进士又奖励多少呢?
    游客 的原帖:
    而且石宏大的后娘拿了他50两的安家费就让全家人过上了好日子。结果于秀才他哥居然凭一己之力给他攒了300两?能攒300两的人家户(一大一少一幼就三个人)居然还过得苦兮兮的?怎么你们于家的物价是在另一个时空吗?我只能说震惊 游客2023-12-07回复
  • 作者自己都写昏头了吧。好多前后矛盾的地方。比如之前中了举人的时候,报喜的官差给的奖励是一千两,后面买建房材料的时候又变成了两千两(30页),再比如石宏大刚来的时候内心独白最便宜的大通铺一晚也要一个大钱(一个大钱=10个铜板)(第8页),于良吉去住客栈的时候又变成一个上房一个大钱,大通铺只要一个铜板,怎么人家的柴禾不要钱吗?而且一个人的早饭管饱
    游客 的原帖:
    是5个铜板,他们同行那么多人房钱饭钱一起怎么也不止3个大钱吧。
    另外,说一下钱的私设,10铜板=1个大钱,10个大钱=一两银子。所以100个铜板就是一两银子?那为什么村民还那么穷,50两的村外墙都造不起?国民都那么穷了,朝廷又是哪来的钱给一个小小的吊车尾举人就奖励两千两银子?那贡士和进士又奖励多少呢? 游客2023-12-07回复
  • 作者自己都写昏头了吧。好多前后矛盾的地方。比如之前中了举人的时候,报喜的官差给的奖励是一千两,后面买建房材料的时候又变成了两千两(30页),再比如石宏大刚来的时候内心独白最便宜的大通铺一晚也要一个大钱(一个大钱=10个铜板)(第8页),于良吉去住客栈的时候又变成一个上房一个大钱,大通铺只要一个铜板,怎么人家的柴禾不要钱吗?而且一个人的早饭管饱 游客2023-12-07回复
  • “豆浆可比牛奶有营养多了”
    无语,我都不说小孩不能喝太多豆浆,男孩子更要注意点常识了,就说豆浆比牛奶有营养这话,作者认真的?还这么想当然这么肯定
    游客 的原帖:
    不说别的豆浆男孩子要注意就不对吧?都没啥文化别搁这五十步笑百步了
    游客 的原帖:
    豆浆蛋白质含量高,不含胆固醇,还有一点软化血管的作用。
    牛奶适合补钙,也有蛋白质,但含胆固醇。最好每天两种都喝。早豆浆,晚牛奶。牛奶助眠 游客2023-07-30回复
  • 这页数,不适合我
    游客 的原帖:
    看不下去太长了 游客2022-05-13回复
  • “豆浆可比牛奶有营养多了”
    无语,我都不说小孩不能喝太多豆浆,男孩子更要注意点常识了,就说豆浆比牛奶有营养这话,作者认真的?还这么想当然这么肯定
    游客 的原帖:
    不说别的豆浆男孩子要注意就不对吧?都没啥文化别搁这五十步笑百步了 游客2021-12-03回复
  • 确实啰嗦,感觉跟车轱辘似的,一年年的,
    游客 的原帖:
    哈哈哈哈好好笑这个比喻
    游客 的原帖:
    种田文一般都是这样的,春种秋收一年又一年,再加上些家长里短,或者搞个农产品创业。所以种田文要写的好看不容易。也看过那些写的跌宕起伏剧情起飞的,但是基本跟种田没什么关系了。 游客2021-10-13回复
  • “豆浆可比牛奶有营养多了”
    无语,我都不说小孩不能喝太多豆浆,男孩子更要注意点常识了,就说豆浆比牛奶有营养这话,作者认真的?还这么想当然这么肯定 游客2021-09-06回复
总: 4 页/36 条评论 1 2 3 4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