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启用域名:www.fuxs2.com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这书我不穿了!(119)

作者:九州月下 时间:2024-04-19 08:17 标签:生子 穿书 强强 年下 宫廷侯爵

  于是,元宏的大军便又故技重施,开始围困襄阳。
  ……
  在围攻襄阳这几日,萧君泽倒是颇为悠闲,带着谢姑娘游览樊城、还在襄阳城东的鱼梁洲钓鱼,围观大军以巨石攻城,品尝冬季的羊肉汤锅、还有各种面食。
  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在鱼梁洲东边茶田。
  “这是去岁,我让许琛在襄阳驱人种的茶园,”萧君泽指着城东那足有千亩的茶园,“这些茶苗虽然刚刚种下未久,但过上一两年,必然日进斗金,到时卖去南朝,还需要阿淼你来相助。”
  在外边,他当然也不喊阿舅了。
  谢川淼点头:“这是小事,但茗茶之物,荆州、扬州皆不缺,怕是难以卖起价啊。”
  萧君泽笑道:“此事容易,只要阿淼你做些诗词,再吹些喜茶之风,必能将此物带火。”
  说罢,便拿出一些细茶,给他讲了打筛、点茶之法——这些他本来不太了解,不过先前网上刮起一波点茶风,什么用茶沫做画之类的法子,他当然不知道很细节的东西,但就凭知道的这些步骤,就有足够的麻烦劲了。
  谢川淼听得眼眸明亮,不由抚掌笑道:“君泽此计妙矣!”
  麻烦?
  不不不,这叫名士之风,他都可以想象,自己若真是带起这样的风气,必然会很快刮到南朝的上上下下。
  名士需要的就是这种闲极了多给自己找事的麻烦劲,这种攀比之风,才是门阀们最需要的。
  甚至于他都能想到,只要自己最推崇“襄阳茶”,那朝中上下必然会争相购买此上品。
  唯一的问题是……
  “只是君泽,你这想法虽妙,我却需要一些时日,”谢川淼有些惭愧道,“我没有族兄谢朓那般才华,纵然是喜茶,也需要很长时日,才能将名声打响……”
  萧君泽微笑道:“不就是写些诗文么……”
  他在脑子里飞快思考着:“我给你几首,嗯……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这诗如何?”
  谢川淼惊呆了,什么叫如何啊,这诗完全写出了一个隐士高人的豁达不拘,用来带货简直神了,尤其是。
  “不是我写的,是在古书看到的,”萧君泽随口解释,“真的。”
  “足够了,”谢川淼深吸了一口气,“有此诗才,想要出名,足够了。”
  萧君泽惊讶道:“一首就够了?”
  谢川淼心中一动,谨慎道:“虽少,也能用,但若多些,自然更好。”
  萧君泽便给了两首还记得的诗词,其中诗只记得两首,词一首,不过那词是东坡居士的“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虽然不是他最有名的,也是茶道词中顶峰了。
  谢川淼哪听过这样的顶峰,虽然觉得平仄韵律有些欠缺,但其中的才华实在是比这江水还要绵延,一时间人都痴了,反复揣摩,最后却是听哭了:“休对故人思故国……泽儿啊,这些年真是辛苦你了。”
  不是,这词明明积极向上,你怎么就乱联想呢?
  萧君泽在心中暗暗对东坡居士念了几句抱歉,反正您的明月几时有、大江东去我不碰,稍微用您不怎么出名的一首也只是工作需要。
  谢川淼何等震惊不提。
  萧君泽又带他去巡视了其它几处茶园。
  雍州水患丛生,耕地大多聚集在安陆县以北,如果是种粟米、小麦,被水一冲,便算完蛋,而若是茶树,偶尔被水淹过,虽会受损,却还是能活着。
  所以,许琛先前以私盐和布帛购入茶叶后,雍州的许多乡豪,便主动将一些不方便耕作的土地和山坡,用来种下茶园——因为许琛已经给下次年的定金了。
  看到规模加起来怕是有数百顷的茶园,谢川淼深感自己时间紧任务重。
  但还是保证,等君泽回到南朝之日,倒将这些诗的署名归还澄清于他。
  萧君泽表示大可不必。
  他建立茶园,是为了对抗南朝那远胜过北朝的庄园经济——北朝有三长制,均田制,土地兼并不严重,南朝就不一样了,江南盘踞了三百年的世族门阀,已经是一个个独立的经济王国,比如陈郡谢氏虽然已经衰落,却依然有家资巨万,东吴会稽郡的田园十余所,果园五处,还有数十座山头的竹林菜圃,家中织工、铁匠、牛羊、木工等奴仆数百,自给自足。
  有些强悍的世族,甚至可以自己铸钱,这样的经济,他的铁器和布帛根本打不进去。
  但是茶可以。
  相比草原上的斛律氏这些穷人,只能出人口和牛马,南边的世族则可以出矿石、丝绸、麻帛、金银等物。
  他们,才是真正的有钱人。
  萧君泽想要以雍州做产业园,就不能放过南朝的巨大市场。
  说说笑笑之间,已经到了鱼梁洲江边的一处观景小亭。
  亭下不远处,有一页小舟,而小舟之上,一名中年文士披着蓑衣,眉头微皱,于江边独钓。
  冷风萧瑟,他斗笠下的脸颊有些青白,却依然不损那矜贵优雅中,又带着几分英武的气度。
  “萧居士,好久不见。”萧君泽微笑上前,打了个招呼。
  萧衍缓缓转头,眉目中带着惆怅与复杂,缓缓起身,苦笑道:“殿下就带着两名侍从,不怕末将将你抓去邀功么?”
  “那你也大可试试,”萧君泽当然不会怕这点威胁,打趣道,“居士眼下青黑,想是这几日睡得并不安稳。”
  萧衍叹息一声:“败军之将,自然惶恐,如今大军围城,还要殿下手下留情才是。”
  这一两月,他可谓是连战连败,全军上下,对于萧君泽做出攻城利器,都极为头痛。
  “过几日,有新军械攻城时,你便去守南门,”萧君泽也不继续寒暄,道,“我会劝说元宏,让他不去追击。”
  萧衍神色复杂:“殿下,你身为武帝嫡脉,如今却身事敌国,难道是想借北魏入朝么?”
  “当然不是,只是要自己招些人手罢了,”萧君泽凝视着这位运气好到逆天的人物,“否则,凭我两手空空,将军会助我复登大位么?”
  萧衍神色一震:“果然,殿下心有大志。”
  这些日子,他也打听过这位殿下在北魏的消息——他实在是太过出众,以至于连南朝都知晓,元宏身边有一位年轻谋士,一篇“气候论”惊世骇俗,更是能建运河而不扰民,借盐铁之力增益其民,是天下罕见的大才。
  “也算是吧,”萧君泽笑道,“过些时日,我当上任北雍州刺史,到时,君任南雍州刺史,还要多多照顾才是。”
  “你怎知我会就任雍州?”萧衍沉声问。
  “若失了襄阳,萧鸾必然要在前线安插心腹,否则,如何心安?”萧君泽淡定道,“怎么,将军不愿?”
  萧衍摇头:“末将毕竟深受陛下大恩……”
  “七个月。”萧君泽淡定道。
  萧衍抬头看他,目露疑惑。
  “七个月,萧鸾中毒了,还能再活七个月。”萧君泽淡定道。
  其实没中毒,但没关系,萧鸾已经病了,还能活七个月,他总不能说自己知道未来。
  萧衍神色大变:“你说什么?”
  萧君泽只是微微一笑,走到这位将军面前,为他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衣领,轻声道:“那位太子,可不似人君啊,将军~”
  萧宝卷昏庸,那可是在南北朝这变态迭出的皇帝里,也是能排前五的。
  说完,他转身离去。
  萧衍看着少年离开的背景,静立风中,许久不语。


第93章 按计划行事
  萧衍告别那位殿下后,心情沉重,自上小舟,在这冬季的芦苇丛中等到天色渐暗,才与自家出来打探消息的士卒一起,趁夜去到城墙下,由吊篮回到襄阳城内。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
  • 萧君泽不置可否,他对这个毫无兴趣,文的武的又怎么样的,还不是要后人评说,盖棺都不能定论,谁能知道,在两千年历史里,公认的残暴的秦皇汉武到了后世,最后成了千古一帝。倒是在当时人眼里,保住南宋国祚的高宗,反而评价和他的父兄齐名呢?

    所以不是吗?
    游客 的原帖:
    秦皇本来就是千古一帝好吗,以秦皇的贡献称千古一帝完全没错吧
    游客 的原帖:
    他的意思是,在当时始皇帝算不上仁君,不过当时也没啥以人为本帝王之道的说法,但是后世看来他是千古一帝。意思是是非功过要后人去看,就跟那大运河一样当时劳民伤财但是后面发现诶还挺好使
    游客 的原帖:
    古代人心目中的明君是汉文帝唐太宗那样的
    游客 的原帖:
    抓二楼去修长城看他怎么说
    游客 的原帖:
    主要是古代叫徭役不叫建筑工,长城,阿房宫,大运河徭役服完能活着回来都谢天谢地了
    游客 的原帖:
    徭役死了好像没赔偿?
    游客 的原帖:
    你用现代眼光,不太公正吧?当时观念就是那样,我们很难理解,而且徭役历朝历代都有,不服役,哪来的长城、运河、管道、宫殿、如今的名胜古迹。而且徭役确实很苦,很多是个例,在古代人口是重要资源,除非皇帝是个傻逼,不然没有哪个皇帝会自发消灭人口运动,每次服役的人数、来源、去处、口粮、日期,都是有明确记载的,要确保劳动力不会大量损伤,地方官府是要
    游客 的原帖:
    一干干到六十,很多不到三十就死了,地方为了不担责,只管拉壮丁,死了可以瞒报,谁管底层死活
    游客 的原帖:
    秦法很严的,所以很多人受不了。就比如你上班拉屎给你倒计时记时,你再牛马也要骂老板sb 游客2025-03-17回复
  • 不是架空朝代嘛,就算是穿书的知道剧情,主角怎么知道那么多架空朝代之后发展的历史,这算bug嘛? 游客2024-09-07回复
  • 为什么受能忍住不开后宫?没觉得他真喜欢攻不可 游客2024-05-06回复
  • 其实挺白的,你们不觉得么 游客2024-05-06回复
  • 为什么非要加一个抄古人的诗句装逼的情节。。
    游客 的原帖:
    穿越文必备抄古人诗词抄红楼梦 游客2024-05-06回复
  • 萧君泽不置可否,他对这个毫无兴趣,文的武的又怎么样的,还不是要后人评说,盖棺都不能定论,谁能知道,在两千年历史里,公认的残暴的秦皇汉武到了后世,最后成了千古一帝。倒是在当时人眼里,保住南宋国祚的高宗,反而评价和他的父兄齐名呢?

    所以不是吗?
    游客 的原帖:
    秦皇本来就是千古一帝好吗,以秦皇的贡献称千古一帝完全没错吧
    游客 的原帖:
    他的意思是,在当时始皇帝算不上仁君,不过当时也没啥以人为本帝王之道的说法,但是后世看来他是千古一帝。意思是是非功过要后人去看,就跟那大运河一样当时劳民伤财但是后面发现诶还挺好使
    游客 的原帖:
    古代人心目中的明君是汉文帝唐太宗那样的
    游客 的原帖:
    抓二楼去修长城看他怎么说
    游客 的原帖:
    主要是古代叫徭役不叫建筑工,长城,阿房宫,大运河徭役服完能活着回来都谢天谢地了
    游客 的原帖:
    徭役死了好像没赔偿?
    游客 的原帖:
    你用现代眼光,不太公正吧?当时观念就是那样,我们很难理解,而且徭役历朝历代都有,不服役,哪来的长城、运河、管道、宫殿、如今的名胜古迹。而且徭役确实很苦,很多是个例,在古代人口是重要资源,除非皇帝是个傻逼,不然没有哪个皇帝会自发消灭人口运动,每次服役的人数、来源、去处、口粮、日期,都是有明确记载的,要确保劳动力不会大量损伤,地方官府是要
    游客 的原帖:
    一干干到六十,很多不到三十就死了,地方为了不担责,只管拉壮丁,死了可以瞒报,谁管底层死活 游客2024-05-03回复
  • 管理!管理!番外!番外! 游客2024-05-01回复
  • 卧槽200页攻正式出场,216就拿下一血,这也太快了点。这攻主要占了个天时地利人和。 游客2024-04-29回复
总: 11 页/109 条评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