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启用域名:www.fuxs2.com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这书我不穿了!(93)

作者:九州月下 时间:2024-04-19 08:17 标签:生子 穿书 强强 年下 宫廷侯爵

  元宏当然也知此理,神色稍愉,叹息道:“此消彼长,长久之后,怕是弹压不住啊。”
  他担心的是平城勋贵自此之后实力大损,无法与汉臣抗衡,长久下去,朝廷怕是要为权臣把持。
  萧君泽心说哪有什么长久,你走了三十年,就完蛋了,那些汉臣也没讨得好,河阴之变时被一波带走。
  元宏一边让人去召任城王来见,一边问道:“你们此来,所谓何事?”
  元勰便把河工的事情给元宏从头到尾,讲了一番,最后总结道:“若不将饮食降下,怕是有民乱将起,影响朝政。”
  元宏则是微笑着看向萧君泽:“你又如何说呢?”
  萧君泽淡定道:“我觉得没必要改,若是克扣饮食,必然会有大量庶民累死于河滩之上,你担心民心,我有一计。”
  元宏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末位淘汰。”萧君泽淡定道,“想要当河工,汉胡尽可来之,不分族别,分成若干组,每月评定,优胜者留,末尾者遣返不再录用,如此便能长久。”
  “你倒心善,”元宏感慨道,“你先前不是说,若是明年河工将要扩大,若用汉人,会影响收成,这次,又不需要了?”
  萧君泽随意道:“此次平城叛乱,必有大量罪民,充入边境,依我看,不如迁入内地,给他们一点机会,让汉人可以雇佣他们种田为生,如此,汉人去修筑运河,也没什么关系。”
  多余的人,正好他收来挖矿、洗煤炭、搓羊毛、织布、晒盐!这些可都是体力活!
  “胡言!”元宏不悦道,“十万人迁徙,一个不慎,便是动乱之景。”
  萧君泽微笑道:“陛下,不如试试,您要的汉化,一直是由上而下,然皇恩浩荡,难泽黎明,不如试试,这由下自上的汉化之法,或许,能解您忧虑呢?”


第72章 良性竞争
  萧君泽一直明白,北魏的汉化并不是自愿的。
  很简单的道理,没有任何一个统治者不想要一个稳定的环境,汉化对北魏是一剂猛药,是死是活还要看天命——不是真到重病难返,谁愿意喝这种猛药啊。
  而如此,平城的叛乱,正是这猛药的副作用。
  这不是元宏想看到的事情,所以,萧君泽觉得,可以另外开一剂药。
  别的不说,暂时可以止痛啊。
  于是,他在元宏期待的目光里,微笑道:“交流,能最快让胡族融入汉族……陛下就算镇压了此次起事,却难以压制人心,到时必然还要亲临平城,安抚旧族,对否?”
  元宏微微点头。
  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穆泰陆睿这些,都是废物,看不清前路,但他们支持者却非常多,尤其是北方六镇,虽名为镇,所辖之地,却远胜一州之地。
  当年,那里是临近国都、争取军功的根基所在。如今,迁都之后,却成了罪犯流放之地,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事情,但时间长了,必然会出事。
  “陛下,要治理一地,最重要的事情,您知道是什么吗?”萧君泽循循善诱地问。
  “请讲!”元宏在请教他人时,无论对方是谁,总是非常谦和的。
  “是收税!”萧君泽果断道,“所有国家的治理的基础,就是在收税,并且为他们做事!”
  元宏微微皱起眉头:“朝廷不正是如此么?”
  “不一样,”萧君泽微微摇头,“朝廷当年,在草原边地收税,用他们对付柔然人,也征掠草原,收税同时,他们也获得了你征伐草所得的牛羊、草场。”
  “所以,他们认同朝廷治理,而当迁都洛阳后,怕是二三十年,都不会再对草原用兵,但税收却不会少,”萧君泽轻声道,“除非朝廷继续南下,然而,无论如何,草原人跨越淮河,南征齐朝,于他们来说,都得不偿失。”
  元宏惊讶道:“此话何解?”
  萧君泽淡定道:“陛下,行商之中,有一词,名为本钱,所指便是人行事凭借的之物,草原之众,越过高山大河,行两千里之外,一路耗费粮食、钱财,便是能抢到财物,送回草原,一路耗费,也不比本钱少,得不偿失。您若想以南朝之利,偿北方之失,怕远远是不够。”
  古代最麻烦的事情就是运输不便,草原人抢什么,最重要的就是抢粮食,布帛与金银珠宝虽然也抢,但那玩意,普通人根本没有,草原要想抢也抢不到。
  而粮食,从河北平原抢,运回去很容易,但若是从江南抢,在没有大运河的情况下,几乎都在路上损失光了。
  “朕可以幽州之粮补之!”元宏对此有解释。
  萧君泽微微摇头:“陛下,粮食不会自己从一个地方跑到另外一人地方,只要有运送,运输耗费的总量不会变,只是用朝廷的钱补偿草原罢了。”
  “那又有何不可?”元宏笑道,“皆是朕之子民。”
  萧君泽微笑不语。
  元宏的眉头却渐渐皱了起来:“你的意思是,日子久了,朝廷便不会补偿了?”
  他盘算了一下,不得不憋闷地承认,确实如此,天长日久,草原六镇,怕是在朝廷君臣眼中,怕是会成了一群穷亲戚,不可能不克扣。
  “那以你之意呢?”元宏于是问策。
  “人会自己寻找出路,无论是柔然、高车还是零丁、契丹,所求的都只是活路罢了,”萧君泽幽幽道,“咱们需要的,是如三长之策、均田之策一般,给草原人另寻一条出路!”
  元宏认真地听着。
  萧君泽缓缓道:“所以,可以招草原部族,各成一军,但这军,却不急着南征,而是用于修河、挖矿、入坊、筑城、修路……”
  元宏摇头道:“筑城、修路,皆有民夫丁役,何需耗费国库,用这些部族,耗费国库?”
  萧君泽解释道:“陛下,粮乃国之本,使丁役过多,民便不安,民不安则农不兴,农不兴则国不稳,胡人南来,吃食、习俗、语言皆要求于汉人,岂不是融于其中?”
  说到这,他微微提高音量:“天长日久,只需一两代人,天下便皆为一族,何分胡汉?”
  元宏顿时大悟,在一瞬间,他感觉自己抓住了君泽的脉络:“不错,钱财也好、土地也罢,皆是为了治理天下,若能收天下人心,且不扰民,又何必在意这一点钱粮。”
  “正是如此!”萧君泽趁热打铁,“若无足够粮食,草原必会不稳,但若是白给,也太过浪费,不如以工代赈,得了益处,又显了恩德!”
  “所以,你将他们带去修河、筑路,便是此意!”元宏抚掌笑道,“以工代赈,此言甚妙,当为国策!”
  萧君泽点头:“正是如此,但有一条十分关键。若不推行,怕是反而会弄巧成拙,生出乱来。”
  “快讲!”
  “既然将他们千里迢迢,从草原召来,那我朝给的吃食,便不能太差,”萧君泽认真道,“至少,不可让他们累死在此地,否则,一波人死了,便不会有下一波了!”
  元宏点头:“有理,当以此行之!”
  “可若如此,”萧君泽叹息道,“必有人言此为收买人心之举。”
  元宏微笑道:“卿大可放心,朕非妄信之君,君泽也你不是任人拿捏之臣,有你想助,如有孔明,子房。此是朕之福,也是卿之幸,你来北朝,不就是看不上那萧鸾么?”
  萧君泽微微挑眉,承认道:“这倒是,如今这天下英杰,也就陛下你能入眼。”
  元宏顿时朗笑出声,先前知晓平城叛乱的郁悴一扫而空:“朕就爱听这说真话。”
  元勰在一边,看完整个过程,忍不住小声问冯诞:“这、是否太过了些……”
  冯诞倒不介意:“无碍,陛下与君泽知晓轻重。你我皆是中人之资,追随便是。”
  元勰思考半晌,觉得有理,不由对司徒感觉到敬佩。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
  • 萧君泽不置可否,他对这个毫无兴趣,文的武的又怎么样的,还不是要后人评说,盖棺都不能定论,谁能知道,在两千年历史里,公认的残暴的秦皇汉武到了后世,最后成了千古一帝。倒是在当时人眼里,保住南宋国祚的高宗,反而评价和他的父兄齐名呢?

    所以不是吗?
    游客 的原帖:
    秦皇本来就是千古一帝好吗,以秦皇的贡献称千古一帝完全没错吧
    游客 的原帖:
    他的意思是,在当时始皇帝算不上仁君,不过当时也没啥以人为本帝王之道的说法,但是后世看来他是千古一帝。意思是是非功过要后人去看,就跟那大运河一样当时劳民伤财但是后面发现诶还挺好使
    游客 的原帖:
    古代人心目中的明君是汉文帝唐太宗那样的
    游客 的原帖:
    抓二楼去修长城看他怎么说
    游客 的原帖:
    主要是古代叫徭役不叫建筑工,长城,阿房宫,大运河徭役服完能活着回来都谢天谢地了
    游客 的原帖:
    徭役死了好像没赔偿?
    游客 的原帖:
    你用现代眼光,不太公正吧?当时观念就是那样,我们很难理解,而且徭役历朝历代都有,不服役,哪来的长城、运河、管道、宫殿、如今的名胜古迹。而且徭役确实很苦,很多是个例,在古代人口是重要资源,除非皇帝是个傻逼,不然没有哪个皇帝会自发消灭人口运动,每次服役的人数、来源、去处、口粮、日期,都是有明确记载的,要确保劳动力不会大量损伤,地方官府是要
    游客 的原帖:
    一干干到六十,很多不到三十就死了,地方为了不担责,只管拉壮丁,死了可以瞒报,谁管底层死活
    游客 的原帖:
    秦法很严的,所以很多人受不了。就比如你上班拉屎给你倒计时记时,你再牛马也要骂老板sb 游客2025-03-17回复
  • 不是架空朝代嘛,就算是穿书的知道剧情,主角怎么知道那么多架空朝代之后发展的历史,这算bug嘛? 游客2024-09-07回复
  • 为什么受能忍住不开后宫?没觉得他真喜欢攻不可 游客2024-05-06回复
  • 其实挺白的,你们不觉得么 游客2024-05-06回复
  • 为什么非要加一个抄古人的诗句装逼的情节。。
    游客 的原帖:
    穿越文必备抄古人诗词抄红楼梦 游客2024-05-06回复
  • 萧君泽不置可否,他对这个毫无兴趣,文的武的又怎么样的,还不是要后人评说,盖棺都不能定论,谁能知道,在两千年历史里,公认的残暴的秦皇汉武到了后世,最后成了千古一帝。倒是在当时人眼里,保住南宋国祚的高宗,反而评价和他的父兄齐名呢?

    所以不是吗?
    游客 的原帖:
    秦皇本来就是千古一帝好吗,以秦皇的贡献称千古一帝完全没错吧
    游客 的原帖:
    他的意思是,在当时始皇帝算不上仁君,不过当时也没啥以人为本帝王之道的说法,但是后世看来他是千古一帝。意思是是非功过要后人去看,就跟那大运河一样当时劳民伤财但是后面发现诶还挺好使
    游客 的原帖:
    古代人心目中的明君是汉文帝唐太宗那样的
    游客 的原帖:
    抓二楼去修长城看他怎么说
    游客 的原帖:
    主要是古代叫徭役不叫建筑工,长城,阿房宫,大运河徭役服完能活着回来都谢天谢地了
    游客 的原帖:
    徭役死了好像没赔偿?
    游客 的原帖:
    你用现代眼光,不太公正吧?当时观念就是那样,我们很难理解,而且徭役历朝历代都有,不服役,哪来的长城、运河、管道、宫殿、如今的名胜古迹。而且徭役确实很苦,很多是个例,在古代人口是重要资源,除非皇帝是个傻逼,不然没有哪个皇帝会自发消灭人口运动,每次服役的人数、来源、去处、口粮、日期,都是有明确记载的,要确保劳动力不会大量损伤,地方官府是要
    游客 的原帖:
    一干干到六十,很多不到三十就死了,地方为了不担责,只管拉壮丁,死了可以瞒报,谁管底层死活 游客2024-05-03回复
  • 管理!管理!番外!番外! 游客2024-05-01回复
  • 卧槽200页攻正式出场,216就拿下一血,这也太快了点。这攻主要占了个天时地利人和。 游客2024-04-29回复
总: 11 页/109 条评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