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在异世(103)
要是一开始周府就住在这样的高门大院里,无论是他还是他女儿恐怕连一丝妄念都不敢生出。
周府厅堂内坐着曹匠人,他就是一直给周家修房子的那位。
“周老爷您真要建一座藏书阁?”曹匠人再次确认道。
沈墨忙解释道:“不是藏书阁是书斋。”
在皇朝类似于后世那种大型图书馆是只有书院才可以建的,供学子们专研读书。至于商人们以盈利为主的只能算作书斋,最多的还是些话本子,消遣时光的。
周景道:“如我夫郎所言,我只是建座书斋,不敢称之为藏书阁。”
可按周景的描述那已经是藏书阁的规模了。
其实周景真正要建的是后世的图书馆。不管话本子食谱药谱还是其他专业书籍,在这里都能找到。学子们可以聚在这里读书学习,也可如后世那般留下押金带回家里仔细研磨。但无论如何,宗旨只有一点就是以读书人习的书为主,消遣为辅。
他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周誉。私塾里的事给周景敲响了一记警钟,让他更清楚的认识到这里是皇朝不是后世,不是你凭本事能赚钱就是好猫,而是出身甚至会影响科举的皇朝。
本朝有许多前例在,比如前几年的一位举人老爷,他文章锦绣,曾得皇帝亲口夸赞,得过案首。然而殿试之时,问其身世,当得知其出身商贾之家,皇帝脸色登时就变了,本来稳稳的第一甲第一名状元之名就因身世竟滑出前三名,得了个第四。
周景自认不能成为孩子的助力,却同样也不能给孩子拖后腿。可商贾之家的身份已经改变不了,那么只能博取一个天下读书人皆知的好名声才能改变了。
他首先想到的法子就是图书馆,图书馆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更是万千学习喜爱的知识殿堂。在这里虽然没有图书馆但却有藏书阁,不过藏书阁既然占了一个藏字就是不随便给外人看得。皇朝知识贵重,重若千金,岂能什么人都随意看得!
只有真正的有名望的大型书院里才会有藏书阁,藏书阁中的奇珍异本都是弧本,一不小心损毁了就再也没有了。所以只有极其得夫子甚至是院长青睐的学子才能有幸进入藏书阁读书。
周景要建的就是这样一座藏书阁,可供天下学子读书研究,知识不再被限制,可以得到广泛传播。
只不过周景私心里并没有这么伟大,而是想借天下读书人之口传出他的美名,叫读书人提起周家能赞声仁德大义,首先想到周记图书馆,不至于日后有朝一日,周誉真能殿试时,因出身失了公允。
“可……”
周景摆手道:“曹匠人莫言多想,我乃一介商人,要做的只是赚钱罢了。我的书斋虽然建的大些,但到底还是要赚钱的,不会如书院里的藏书阁那般不收取费用,只有亲传弟子才能进入。”
曹匠人擦擦额头上的汗,“那就好。”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可以建成青砖的,最好可以建四五层高,每层通风要好,空间要大,因为不仅要摆放书籍,还要放下桌子在室内供学子们读书学习。”
“好,回去我会和其他匠人一起研究,七日后给周老爷你回信。”
“一言为定。”
周誉虽然面上依旧那副面部表情的模样,但实际上心里却波涛骇浪般袭上汹涌的感动。此时此刻他不再怨怼自己的出身,反而怀着无尽的感激,感激他遇上沈墨,感激沈墨收养了他,更感激沈墨和周景为他做的一切。
天下商贾何其多,其中商贾之子读书的更是何其多,可他们父亲即便亲生又如何,哪人也没做到这般为儿子殚精竭虑,如此未雨绸缪。为了不让出身拖累他,不惜散尽千金。
真如周景所言,这书斋建成了只怕就是赔钱的营生,赚钱恐怕不可能了。
周誉心里暗暗发誓,自今日起,从前那个周誉已死,他就是周景沈墨的亲生儿子,无论以后他们有没有自己的亲生孩子,永生不变。
七日后曹匠人同意给周家建书斋,同时周府也开始大量收集各种书籍珍典。以每日三十五文的价格请了一些读书人过来分门别类,其中大多都是有功名的穷酸秀才,也有几个虽没功名,文章却是出了名锦绣的,只是因种种原因就是考不进功名罢了。
周景沈墨周誉三人也下了场,十位秀才进行第一轮甄选,他们三人进行第二轮甄选,确认可用不可用,可用就与卖主商量价钱,不可用就请卖主拿回去。
一开始来得人还不多,十位秀才大多都是喝着茶水聊着天,直到一日一落魄读书人携一本自称是祖传之宝的竹刻古籍而来,要价三十五两,经十位读书人看后大惊失色,奉若珍宝,周景周誉看后,连价都没还就拍板决定买了。
周誉是主力,毕竟在周府受过最正统教育的是他,所以最忙的也成了他,下了学就一头扎进书房里研读。不过真是这次千万胸墨在心,才成就了日后的他。
“周老爷,竹简可否借我读之一二,我保证明日一早就给你送回来。”
周景笑道:“先生喜欢,是在下的荣幸。不过先生何不先夜里好好修养,以备第二日精神十足可以甄选出更多宝典。在下在此向先生保证,等书阁建成,书阁里的所有书籍全部对几位开放,任各位随意选取。要是真喜欢,也可以誊写。”
那秀才眼睛一亮:“当真?所有的都可以?”
周景笑道:“不仅可以,而且全部免费。”
那秀才乐得合不拢嘴,忘了自持矜傲,其他读书人也纷纷凑上来向周景讨了承诺,一时间竟忘了瞧不起这个满身铜臭的商贾。也因此,几人与周家拉近距离,没事的时候甚至愿意指点周誉几句,对周景也变得恭敬了。
第84章 亲身示范
三月后, 柳镇上一家五层高的书斋终于建成, 落座在相对僻静的街道, 门匾上书周誉书斋四个大字。
一夜之间,柳镇上就多了许多散发传单的人, 这些人是周景请来的,每个人手中有一百份手写传单,上面有周誉书斋的地址和简介。这些散发传单的人中老幼都有, 只是他们手中的传单大多发给那些读书人,不管他们穷酸与否。
“先生, 请看看咱们周誉书斋吧,这里可是读书人的殿堂,里面奇珍典籍应有尽有,许多甚至是孤本。”这个散发传单的汉子将手中的传单塞给一个一看就是读书人的青年, 青年身上还背着书篓。
青年叫程平对他说的什么书斋并不感兴趣,柳镇书斋没有百家也有数十家, 大大小小的不尽其数,因此他并不觉得对这一家书斋会有什么特殊之处。他好奇的只是这种传单模式,在柳镇上只见过衙门里的告示是写在纸上贴到墙上的,除此之外还没有什么是写在纸上散发的。
程平新奇的接过一看, 却被传单上一行书名给吸引了。那可不是什么淫词艳曲才子佳人花前月下的画本子,而是当世读书人都‘求贤若渴’的孔孟之言。据传, 这些典籍只有国子监里有, 真正的天子门生才看得到。
程平倏地热血沸腾,激动到满脸涨红, 竟忘了有辱斯文那一套,捉了散发传单之人的胸口就咄咄逼问道:“这上面的典珍哪里能看得到?”这幅样子,旁人看了还以为要打仗,有几人竟停下脚步看起热闹。
那个散发传单的吓了一跳,心里想着不是说读书人都斯文嘛。这个怎么如此暴力,上来就跟要干架的架势似得,可这细胳膊细腿的,他都怕给拧骨折了。
“这是周誉书斋的传单,自然在周誉书斋就可以看到!”
“当真?”程平面红耳赤的问着,似乎对面之人只要说一句骗他的,他就能当场给他一拳。
“当真。”
“周誉书斋在哪里,怎么走?”
“你看传单上,都有写的。”虽然这么说,但还是给他指了路。“从这里拐上华安街,经过福成路,再右拐进……然后你远远的就能看到一座很高的小楼,有五层那么高的那个就是周誉书斋了。对了,我和你说,周誉书斋和别的书斋不一样,如果你要是在书斋里看得话,是分文不取的。如果喜欢那本书,可以随便誊写,不要钱的,只需要多誊写出一份给书斋备份就可以抵了……哎,你别跑啊,我还没说完呢!”
程平背着书娄已经跑远,也不知道听没听见他后面嘀咕的话。眼看着就要拐过街角,那读书人才想起道谢。
“谢谢您!”程平远远挥了挥手,兴奋的喊着,还对他揖了揖礼。
汉子哪被读书人这般大礼对待过,吓得慌手慌脚怪模怪样地学着程平的动作还回去。再抬头时,程平早跑没了影子。他挠挠头,黝黑的面孔上有些难得的赧然。
“我也没做什么,就是发发传单,真该感谢的是周老爷,他才是真正仁善的大好人。为村里修了路,如今又为天下人建了书斋,连我都看出来了,周老爷建的书斋根本不是为了赚钱,就是为了给那些读不起书的学子们免费看书。你说,其他商贾赚钱还赚钱不过来呢,哪能做这般利民的大好事!”
汉子不会说着花言巧语,只知道周老爷是好人,尽做好事。他回报的方式唯有更加卖力的宣传。
“走一走瞧一瞧哎,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周誉书斋今日开业……”
程平一口气跑到周誉书斋门前,抬头看见匾额上的四个大字愣了愣,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叹道:“风骨尚可然笔锋稚嫩,可惜了这一手好字。”
他却不知这四个字乃是出自一个九岁孩童之手。
书斋外面建的古色古香,十分儒雅,甚是符合读书人的雅致,即便是不识字的,一看见这种风格便知道这是一家书斋。
书斋外矗立一个木板,木板上贴着一张特别大的纸,读书人凑上去看,上面写的是书斋简介。开头便是书斋建于哪里,又简单介绍了因何而建。概因书斋掌柜之子乃是名读书人,深知读书之艰辛,更懂读书之穷苦,感念同窗读不起书,因而劝其父建座书斋,为天下读书人传播知识,为皇朝贡献人才。其父听后深有感触,遂应之,并以其子之名命名为周誉书斋。使天下读书人明晓周誉之善心,牵挂所有皇朝之同窗。
程平读后不禁泪目,“周誉才是天下读书人之楷模,学子之典范。换个旁的,得此珍典必要藏着掖着,自行参透,好在科举中一举压过同门。而这位周誉却心系天下,自己功名利禄无所谓,真正叫天下读书人都能长知识才是根本。此等才当大材,出世必然是皇朝之福,百姓之福。如若有机会真想结交一番,与这等人结交才能宽广胸襟,扩展眼界。”
程平感叹番,踏进周誉书斋,一进书斋就发现整个书斋里静悄悄的仿佛针落可闻,然而当他四下看去,却发现书斋里并不是空荡无人,相反聚集了许多读书人,可竟没有一人大声喧哗或者小声讨论,都是默默读书,或者低头奋笔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