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直播嬴稷炫崽秦始皇(233)
死后,以皇嫡长孙视皇子,追封虞王,谥号为“怀”。
所以蓝玉就与朱允炆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而朱允炆那个时候还小,也根本不像自己成熟稳重的父亲一样能够压制群臣。
再加上蓝玉自恃有功,骄横跋扈,连朱元璋的面子都时常不买,更何况是和他毫无血缘关系朱允炆呢?
于是朱元璋便再次大开杀戒,开始了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
【蓝玉案启发的借口是蓝玉谋反,后人根据当时种种情况总结了一下蓝玉会谋反的原因:
第一,蓝玉当时身为总兵,掌天下之兵权,有造反的实力,很多时候皇帝看的并不是你想不想谋反,而是你有没有谋反的实力;
第二,当时朱元璋已身患重病,《逆臣录》中好些人的供词均提到朱元璋“病缠身”,太子朱标也刚去世不久,太孙朱允炆年纪尚小,这些都为蓝玉谋反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第三,蓝玉手下有一批能征惯战之士,“征南征北”的,许多府军诸卫的头目积极参与蓝玉谋反的活动;
第四,靖宁侯叶升是蓝玉的姻亲,他被朱元璋所杀,使蓝玉也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感觉,这大概是促成蓝玉谋反的最有利的证据。】
【当然,虽然有这些证据,也不能证明蓝玉确实是谋反了。
吕景琳先生在《蓝玉党案考》一文中详细分析了这个问题,这里引用一下他的观点:
第一,蓝玉并未招供;
第二,谋反时间的众说纷纭;
第三,胡编乱造的胡惟庸李善长故事;
第四,凉国公府的门庭若市;
第五,具体谋反日期露出了马脚。
所以总的下来,是蓝玉并没有谋反。】
朱元璋:“?”
这还不算谋反?
这就差谋反了!
【当然了,按照蓝玉那种嚣张的样子,要是给他时间长点,那谋反的可能性很大。
因为他的动机实在是很充分了。
之所以他没有从动机转到动作,并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因为朱元璋太有先见之明了,掐断了他所有的可能性。
再加上朱元璋要为自己不是为常氏所出的孙子朱允炆铺路,蓝玉就更是非死不可了。
所以说,蓝玉死的并不冤枉。
只是这一案之所以被称为明初四大案,是因为其牵连太广泛了。】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
下狱刑讯后,狱词称同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反,拟乘朱元璋藉田时发动叛乱。
朱元璋遂族诛蓝玉等,并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两万人。
朱元璋还手诏布告天下,并条例爰书为《逆臣录》。
列名《逆臣录》者,有一公、十三侯、二伯。】
【最后蓝玉一案,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一万五千多人,“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谋反的罪名一般都是凌迟处死的,这次朱元璋还特别“大发慈悲”了,宽大处理:碎剐改成剥皮。】
众老祖宗:【……】
这还是大发慈悲?
剥皮啊,多么残忍。
哪怕是先秦时期都很少见的,后面的人尤其是没有见识过。
哪怕是偶然听到,那也是蛮夷之人侵占中原做出来的事,什么时候会有汉人做这样的事情啊?
哪怕是有,也绝不会是皇帝。
他们多少还是要名声的。
这么夸张的刑罚,对一个并没有真正谋反只是有着谋反条件的大臣来用,还是开国大臣……
这下他们总算是知道为什么朱元璋功绩这么高,帝王的排名却不在前三了。
他的杀孽也高啊!
【最后,刽子手把蓝玉全须全尾整张人皮剥下来,算是留了全尸,并把人皮送往他女儿蜀王妃处“留念”。
明末农民军攻破蜀王府,还在王府祭堂发现了这件“文物”。
顺便再提一提其他的明初四大案,除了现在说的蓝玉案,和之前提过的胡惟庸案之外,还有空印案。
空印,就是在文书上预先盖上印章,需要用时再填写上具体内容。
朱元璋认为官吏可以利用空白文书簿册作弊,所以要严惩使用盖有官印空白文书簿册者。
但是这一场杀人的人数也是非常巨大的,与另一个明初四大案之一的郭桓案共计杀七、八万人说及杀数万之说,是最流行的。】
【而郭桓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发生在明朝洪武十八年,属于官吏贪污案件。
户部侍郎郭桓等人,通同各直省的官吏作弊,盗卖官粮。
后被揭发,以其涉案金额巨大,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而为世人瞩目。
对此,朱元璋直接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
卖了的官粮和银子当然还是要追回来的,这可数量不少。
于是又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地主,遭到抄家破产的不计其数,地主对此怨恨极深,朱元璋为了平息怨气又将审刑官吴庸等人处死。】
【总而言之,这明初四大案,主题就是一个杀杀杀。
据说在四个案件中,前前后后共杀掉了约六万五千人或七至八万人,甚至可能超过十万人。
主打一个血流成河,大明初期的官场几乎被杀掉了半个。
正因为朱元璋如此铁血的手段,明初的吏治其实还算清明。
不过也因为朱元璋太小气了,前面的宋朝以富养廉贪官还为数不少呢,足以说明人的劣根性。
朱元璋呢?他对官员要求非常苛刻,但是待遇却奇低。
真正做到了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别看他对宗室大方的要命,甚至定下了养出巅峰时期三十多万头的猪……咳三十多万的宗室,可是对官员就没那么好了。】
【据记载,明朝官员的待遇是历史上最低的。
做个对比,在唐朝时,五品官员每年收入数百石,还有月俸六七万钱;
明朝同等级官员,收入仅仅是唐朝官员的五分之一左右。
而且依照惯例,明朝官员的部分幕僚、随从的费用和办公费用等,都要从年俸中开支,
依靠俸禄根本无法过上幸福的生活,很多基层干部养家糊口都有困难。
除了俸禄上,还有其他的特权也被取消了,比如取消了官员子弟世袭的制度,只能承袭先辈的俸禄,不允许承袭官位,要做官就得参加科举考试;
取消之前官员犯罪可以降职或夺官抵消的特权,官员犯法,与庶民同罪;
平心而论,这两条还是非常不错的,多少有些平等的味道了。
只是对于当时当官的人来说,是待遇下降的十分厉害。
还有便是官员退休之后,舍不得给退休金,最多给一半年俸。】
【赚的少,但是洪武年间的官员干的一点都不少。
就拿知县来说,全县所有事务,他们都要亲力亲为不说,
明初的休假还很少,他们一年中只被允许休息三天,可谓是几乎天天都在上班。
别说只休息三天了,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上五休二都天天在喊着节假日少了,朱元璋这个规定,那简直是让人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