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直播嬴稷炫崽秦始皇(235)
他都没什么心思为早夭的长子伤心了。
*
【朱允炆,一个前半辈子运气比较好的人。
他本身是朱元璋的第三孙,明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生母为吕氏。
原本这个皇位是无论如何轮不到他的,但是朱标长子朱雄英早夭,原配常氏死后,朱允炆生母吕氏也得以扶正,朱允炆从而成为朱元璋嫡长孙。
之后他父亲朱标也在洪武二十五年患病去世,这才给了朱允炆登基的机会。
朱允炆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十四岁时,太子朱标生病,朱允炆小心侍候,昼夜不离开一步。
朱标病死后,朱允炆守孝时因过度哀伤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
紧接着九月,朱允炆就被立为皇太孙了。】
【和自己的爷爷相比,朱允炆更像自己的父亲朱标多一点。
子朱标性格仁厚,对刑狱的判决多以减省为主,朱允炆也延续了朱标的宽大政策。
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向明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他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了《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
登基之后,朱允炆又把三位文臣引为心腹,
六月,命兵部侍郎齐泰为兵部尚书,翰林院修撰黄子澄为太常卿,共同参军国事,
七月,召汉中府教授方孝孺为翰林院侍讲。
同时下诏行宽仁之政,赦免有罪之人,蠲免百姓拖欠的赋税。
朱允炆还诏告天下,求贤访能,推行一系列有利于民生的措施,赐给年老的百姓米肉絮帛等物资,令官府收养鳏寡孤独废疾者。
同时重农桑,兴学校,考察官吏,赈罹灾贫民,蠲免赋税等,又令侍郎暴昭、夏原吉等二十四人充采访使,分巡天下。】
【不过在另一件事上,朱允炆就没那么宽厚了。
那就是藩王。
在登基之前,朱允炆的便已经对藩王政策有所不满了。
因为在朱元璋时期,他已经将自己的儿子们大肆封王。
其中秦王、晋王、燕王、代王、谷王、辽王、宁王、庆王、肃王为九大塞王,领兵驻守边塞,这些藩王都有“护卫甲士”,“少者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
公侯大臣见了他们都要“伏而拜谒”,地方上的一些大事以及军队调动,都要向当地藩王禀而后行。
朱标在世的时候还好,这些人都是他的弟弟,平日里闯个祸什么的还要朱标来帮着在朱元璋面前兜着呢,更不会有什么不臣之心了。
可是对于朱允炆来说,这些人的关系就远了一层了。
自古以来兄弟阋墙、父子反目的都多了去了,更何况是他们这种叔侄关系呢?】
第189章 第一百八十九个老祖宗很骄傲
【其实在当上皇太孙, 知道这天下以后是自己的时候,朱允炆就已担心诸王拥兵自重、多行不法,开始考虑削弱藩王的权力。
他也曾经跟朱元璋讨论过这个事情, 朱元璋呢是比较乐观的。
他对自己的孩子非常信任,表示:“朕将抵御胡虏的大任托付给诸王, 可令边境不乱,留给你安宁”。
朱允炆对叔叔们表达了不放心,问:“胡虏不安定, 让诸王防御,可若是诸王不安分,谁去抵御呢?”
朱允炆认为应该“以德怀之, 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 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朱元璋倒是觉得有些道理, 自己的孙子能当大任, 但是还是对藩王没采取什么措施。】
【既然这样,朱允炆就决定自己动手了。
他曾经在东角门问黄子澄:“诸王尊属拥重兵, 多不法,奈何?”
藩王们地位尊贵兵多还不守法,怎么办呢?
黄子澄说:“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 临以六师, 其谁能支?
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 而顺逆之理异也。”
差不多就是,别怕, 咱们人多力量大。
就……嗯。】
嬴稷、赢子楚、刘煓忍不住异口同声问:【这傻小子该不会信了吧?】
陈曦点点头:【朱允炆觉得很有道理。】
众人:【……】
嬴稷若有所指的说:【这选继承人,还是得按照能力来,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啊……】
嬴政若有所思。
不过他也不是按照喜好,胡亥那玩意儿真不是他选的啊!
嬴政冤枉!
【其实朱允炆这个时候没有意识到,朝中能打的大臣们,基本上都被他爷爷杀的差不多了。
而藩王之中,燕王朱棣是实打实的能打的。
他身边并没有什么认知清醒的人给他分析形势和出谋划策,只有一些虽才高八斗却不知变通又自尊心极强的书生。
嗯,也就是儒生。
被这么一忽悠,朱允炆那是很赞同黄子澄的话。
所以他登基之后没多久,便开始着手准备削藩了。】
刘邦看了一眼吕后,语气复杂:“这家伙是不是以为我们大汉的皇帝都是无能之辈?”
否则的话,汉朝三四代没有完成的削藩,怎么他一上手就开始要准备了呢?
你准备工作做齐了吗?
刘恒、刘启和刘彻心中都是同样的想法。
毛长齐了吗小子你就削藩?
一样都是开国皇帝立出去的藩王,他们汉朝好歹还不是刘邦心甘情愿的呢,你那可是开国皇帝的儿子,你的亲叔叔。
一旦封出去了,就算是你爹都不一定能搞定,就凭你?
朱元璋也是十分无语,看着堂下的朱标,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立皇太孙是朱标死后的事情,现在朱允炆都刚出生没多久呢,就算是想要跟朱标说些什么,都说不到点子上。
……
算了,反正听了天幕那话,他也打算对藩王的事情上再订正一下了。
总不能继续让后人为了藩王的事情再折腾。
也不能让藩王的事情再一次拖垮大明!
后者才是朱元璋真正下定决心整顿藩王的原因。
【别看朱允炆前面的表现好像很孝顺,很仁慈什么的,但是对待藩王,对待自己这些叔叔们,朱允炆是真正做到了手腕强硬的,
一看就是朱元璋的后人。】
朱元璋:“???”
不知道为什么,本来还没什么担心的他听了陈曦这么说,总觉得要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当时朱允炆朝堂上也有不少人是赞成削藩的,不过他们之间的意见不是很统一。
齐泰认为,应当先削诸王中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
而黄子澄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洪武时期已有不法行为,削之有名。
应当先削夺周王,周王与燕王同母,削周王相当于剪燕王的手足,朱允炆采纳了其建议。】
燕王朱棣:?
周王朱橚:?
怎么的呢,他们得罪谁了?
两人委屈巴巴的看向朱标。
虽然说天幕也说了,这藩王是历史的倒退,但是要是一开始没有封王也就罢了,现在都有了……
那谁不想一直长长久久的当王爷啊?
如果是朱元璋开口卸了两人的藩王之位,他们也不好多说什么,可现在是个侄子,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