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直播嬴稷炫崽秦始皇(328)
陈曦顿了顿,【怎么说呢?也就真的一个敢说,一个敢信吧。】
第259章 第二百五十九个老祖宗很骄傲
陈曦说的一个敢说一个敢信, 那是有双重意义的。
一重是说袁崇焕敢说“五年平辽”,朱由检就真的敢信;
另一重是说朱由检说配合不听信谗言,袁崇焕也真的敢信。
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两人还是挺相配的君臣来着。
【两人都很自信爆棚,且互相吹捧。
袁崇焕又请求吏部和兵部的用人、户部的转饷、工部的制造都要配合自己,
也不可听信谗言,朱由检亦一一应允,
指示各部尚书配合袁崇焕, 允诺不听信任何谗言,又赐给袁崇焕尚方宝剑,随后袁崇焕前往关外前线。
袁崇焕到任后, 整顿防务,委任祖大寿守锦州、何可纲守宁远、赵率教守山海关,对外联络明朝藩属哈剌慎朵颜三十六家, 开市给赏, 加以安抚。】
【但是袁崇焕这个人, 说好听了点有雄心壮志,实际上是志大才疏, 目光短浅之人。
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去揣摩领导的心思。
他在得到了朱由检承诺之后,就真的觉得自己可以了。
我们来看看他被重用之后都干了点啥。
首先在崇祯二年六月初五日,袁崇焕以先斩后奏的方式杀东江总兵毛文龙于双岛,接着上疏请罪。
要知道, 毛文龙可并不是什么小兵, 一个东江总兵,一个边防大将, 袁崇焕说杀就杀了,将皇帝放在哪里?
你都不说是自己人了, 就算是你弄到了一个俘虏,要杀要剐也要问一下上面的意思吧?
在这点上就能看出来,袁崇焕实在是没有什么政治头脑。
而且这点上也埋下了袁崇焕后面被杀的伏笔,像朱由检这么一个人,是没办法忍受自己的臣子如此无状的。】
【紧接着,袁崇焕夸下海口,要在“五年平辽”的话也被打了脸。
崇祯二年十月下旬,后金大汗皇太极在西征蒙古途中决定掉头攻打明朝,
兵分三路突破大安口等处长城关隘,山海关总兵赵率教战死于遵化,袁崇焕率关宁军从宁远回防蓟州镇,亦堵截失败,
后金军于十一月二十日兵临北京城下,是为己巳之变。
袁崇焕率军救援北京,在广渠门外与后金军激战,迫使后金军退却。
你别说是“平辽”了,甚至你都让后金打到北京城下了,
这让对他信心满满的皇帝怎么想?
更何况,朱由检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袁崇焕如果能回应了他的期待还好,如果不能,那只能是更恨了。】
袁崇焕:“……”
他背后出了一身冷汗,他第一次知道,自己做的这些事情居然有这么大的隐患,居然让皇帝对自己如此不满……
【十一月二十三日,朱由检在平台召见袁崇焕、满桂、黑云龙等将领及兵部尚书申用懋等。
袁崇焕穿着青衣玄帽入宫,强调形势严峻,朱由检“慰谕久之”,袁崇焕又请率兵入城,朱由检不许,赐给他貂裘和银盔甲后结束这次召见。
大约与此同时,温体仁已上密疏弹劾袁崇焕通敌,据说皇太极也使用了反间计,让被俘的明朝太监听到汉人将领鲍承先、高鸿中等谈论袁崇焕里通后金之事,然后放回北京。】
陈曦顿了顿,【其实在这里,还有一件事情是跟此事相关联的。】
【那就是袁崇焕私自和后金议和。
在《清史稿》和《明史.袁崇焕传》中都记录了,袁崇焕曾经私下里偷偷与后金议和,且在朝廷不知情的情况下。
袁崇焕第一次议和还是在朱由校统治时期,不过后来袁崇焕上书为朱由校分析了辽东的形式。
而这次袁崇焕却是背着收复辽东的任务,一面布置防线,一面和皇太极书信筹“议和”之事。】
【《满洲秘档》曾提到了,崇祯二年,袁崇焕和皇太极,两人之间围绕议和条件来往书信接近10封。
信中内容不仅承认大金国,而且还要向大金国赔钱。
因为这已经远远超过了袁崇焕的底线,所以很难满足。
于是皇太极就带领着,他的八旗军就打到了紫禁城。
因此私下议和也就成了袁崇焕通敌卖国的一个罪证。
其实袁崇焕这个举动还真不一定是卖国的举动,毕竟那个时候的明朝是什么样子,统治者心里没数,他们这些边关大将也没数吗?】
【按照袁崇焕的解释,他是以议和为缓兵之计,争取时间,以加强关外宁、锦等重镇的防御。
朱由校时期的时候,对袁崇焕还算宽容,虽然袁崇焕几次三番不跟皇帝报备就跑去议和,也没有真的对他怎么样。
最多就是朱由校下旨给袁崇焕:“边疆以防御为正,款事不可轻议。”
经过朱由校的数次宽容,袁崇焕的胆子也越来越大,因此,皇太极无论派人、送信往来,无论词句如何谦顺、都被他扣压,不报朝廷。
而这种胆子大,在朱由检这里就翻车了。】
【你什么都能自己做主了,还要皇帝做什么?
别看朱由检看起来也是很信任他,但是袁崇焕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在朱由检的底线上面蹦迪。】
陈曦说完之后想了想,【蹦迪就是跳舞的意思。】
老祖宗们:【……】
不过不得不说,陈曦这个说法是很贴切的,这都不用朱由检了,是个脑子清醒的皇帝就不会高兴。
这袁崇焕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一个皇帝脾气好也就罢了,两个皇帝都这样。
这朱家的皇帝是什么尿性,他们听陈曦说了这么多都能总结出一二了。
袁崇焕一个在朱家人手底下当臣子的,还能没有这点敏感度?
就算是不是朱家人,一个武将,不得到上面的准许,不经过群臣的商议,自己一个人就定了议和这种大事?
哪怕是你其实是想要缓兵之计,这都不是你一个人能做了决定的问题好吧。
没有一个领导愿意自己的属下越过自己去处理甚至能决定未来公司走向的事情,更不用说是一个皇帝了。
就这里,袁崇焕日后的死路已定啊!
【袁崇焕还有一点是触到了朱由检的痛点,也是他日后不得好死的原因。
那便是卖粮资敌。
其实真要认真的说,是说不上卖的,而是换。
蒙古人那边缺少粮食,但是他们有着优秀的马匹,而大明不缺粮食,但是缺少马匹。
所以袁崇焕坚持用粮食跟蒙古人换马匹。
虽然朱由检不乐意,但是这个时候他还是需要袁崇焕去抗击后金的,所以最后也不得不答应了此事。】
【不过袁崇焕不知道的是,蒙古人和后金的关系那是非常好的。
甚至在后来后金入主中原一统天下之后,那年年都是满蒙联姻的。
所以在得到了这个粮食之后,蒙古人立马就把粮食分了一半给后金,后金本来还摇摇欲坠的局势立马就稳住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袁崇焕这样的行为跟资敌也没什么区别。
虽然他本质不是这种想法,但是……
实际上确实是如此。】
【……所以,他活了多久?】嬴稷听着都要心梗了,如果他有这么一个臣子,估计能少活好几年。
【没多久,很快在崇祯二年二月初一,朱由检再次召见袁崇焕及满桂、祖大寿等时,就斥责袁崇焕:
“尔擅杀大帅,以至今日。今又不能捍患御侮,则平日恢复之言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