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开百货(81)
这本杂志的内容有四分之一是广告彩页,真的拿着一个个剪角按图索骥去百货公司领东西,没个一天半天的根本打不下来。
“我真是想不通了,小夏,你这是图啥啊?”
坐在六楼的办公室里,梁少龙指着广告页问道,“你不开百货公司了,打算改做慈善项目了?”
他刚才从楼下一层层地转上来,好家伙,背这个大包一层层拿赠品的家伙还真不少。这杂志亏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为什么还要贴钱搞赠品,连累百货公司一起亏本?
“你看到很多人都来拿赠品了?你看到他们拿的赠品是什么样子了么?”
罗夏至笑着问道。
“那么小一块肥皂。”
梁少龙很是鄙夷地伸出食指和拇指,比了一个短短的距离。
“洗个裤头都不够。”
“还有那么丁点儿饼干,三块,塞牙缝呢。”
梁少龙拿出刚才在楼下顺来的奶油饼干试吃样品,扔到嘴里,“不过好吃倒是挺好吃的。”
“好,那么……假设你从浦东,或者从别的地方坐了公交车,坐了黄包车,赶了那么多远的路来到百货公司,就拿到了那么点的赠品,你心里怎么想的?”
“既然是不要钱的东西,少点就少点吧。不过来都来了,当然是给家里买点东西带回去啊。啊!!我懂了,你这个坏小子,你在这儿等着他们呐!”
梁少龙恍然大悟。
“一样都是做广告,报纸杂志上印刷的照片再漂亮,也不及亲眼看到的好啊。我不怕他们不要赠品,我就怕他们对我的赠品不感兴趣。”
罗夏至笑道。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赠品应该都是那些供应商们出钱购置的,杂志和百货公司压根不用投钱进去。”
黎叶坐在一边认真说道。
“小叶真的越来越厉害了。”
罗夏至赞许地说道,“本来在报纸上打广告,还需要我们百货公司自己出广告费。如今这杂志上的广告,都是我的供应商们捧着真金白银,求我给他们做的。这些赠品也是,根本不需要我投入一分钱,自然有人上着杆子要投资。”
黎叶佩服地点了点头,非常乖巧地坐着。
“杂志初步的发行量是三千本,这三千本的受众里哪怕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够莅临百货公司,购物一天下来的利润也足够可观了。三爷,你有没有想过,这杂志如果卖到北方地界去,他们要是想要买东西,是否可以通过函购的形式来扩大销路呢?”
“可以啊小叶,你这都想到函购业务了!”
对于他这份商业敏锐,罗夏至都吃了一惊,然后招了招手,将他唤到身边来。
“函购的话我也想过。但是你也知道现在南北局势不对,这个商道问题……”
罗夏至打开一份中国地图,拉着黎叶讨论了起来。
还有一年他就能提前毕业了,为了攒够学分,最近没日没夜地念书,写报告,整个人都瘦的有些脱形了。
梁少龙说他再念下去要念成神经了,于是趁着中秋节,把他拉到上海来散散心。
上个月他的父母已经出狱,罗三爷发了善心,让他的父母都去他崇明岛上的别墅里工作。他母亲还是在厨房里打下手,原本在岛上做邮递员的父亲则成了一名园丁。
三爷如今是上海滩最忙的人,哪里有空回岛上小住。他们在那里与其说是工作,不如说是住在别墅里白白养老。
自从父母入狱后,族里就把他们家的田地和房产都收走了,如今他们在上海可以说是没有片瓦遮身,彻底无依无靠。
也只有罗三爷那么好的人,愿意收留他们全家,给一碗饭吃不算,还让他们能够工作了。
“三爷……”
黎叶小心翼翼地抬头,看着正低头看地图的罗夏至。
少年的眼里是几乎要溢出来的渴慕和钦佩。
天知道他是多么憧憬这个人,钦佩这个人,想要留在他的身边,跟随他,仰视他……
“啧……看来有人要撬我表哥‘墙角’了呀。”
把一切都看在眼睛里的梁少龙呲着牙,小声地叹道。
作者有话要说: 上海滩著名的永安月刊第一期的封面,就是永安百货老板郭琳爽的千金大小姐郭志媛。
没想到吧,顾校长的情敌是小叶,哈哈哈哈,刺激不!
预告一下下一章《加入国货工会》
第52章 加入国货公会
在这个已经过去的夏天里, 大马路上除了两个天台游乐园争奇斗艳,最吸引人的新闻就是,第三家完全自营的环球大百货奠基动土了。
只不过这一次, 老板是日本人。
虽然是日本人开的百货公司,但是毕竟是开在美国人和英国人的公共租界里,日本人很识趣地没有搞的大张旗鼓地搞奠基仪式。
罗夏至心里清楚, 这些只不过是表面现象。去年日本趁机对德国宣战,取得了山东青岛的控制权, 显露出了对中华国土的勃勃野心。
那边龟丸百货奠基仪式当天,罗夏至站在时迈五楼的粤菜馆里,宣布从本季度起,公司正式加入由上海和江浙两省, 一共十八家商行牵头成立的“中华国货推进会”。
推进会的成员需要保证,所经营的商品中, 由国内工厂生产制造的国货, 至少要占百分之七十以上。所出产的产品上,将会在显眼处打上“中华国货”的标贴作为标志。
关于百分之七十的这个比例, 众多会员之间也是探讨了很久才定下的。个别激进分子表示必须百分百生产国货的厂家才能成为会员。
但是事实上是, 以目前国内的生产水平, 莫说油漆, 火柴等产品的原料本来就大量依赖进口,无法确保百分百使用国产原料。就像是梁少龙和荣家这样纺织业的龙头, 也不能保证所用的棉花、丝绸等原材料是纯国产的。
早在甲午战争后,日本的丝绸出口量就超过了曾经占据了世界丝绸产量百分之四十的中国。不管是清朝政府还是北洋、南京政府,对于海关的关税都不曾给与足够的重视,甚至只要支付区区百分之五的关税后,外国商品还能享受其他课税一律免除的优惠政策。
这就导致了国内的生产厂家要承受民国政府的苛捐杂税, 结果本土产出的商品居然成本比进口商品要来得更高,这样简直狗屁不通,又却真实存在的情况发生。
这个“中华国货推进会”就是国内企业龙头的互助会。会员们守望相助,互相给与优惠政策,以推进国货生产和国内工业商业的发展。
作为商品流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时迈百货这样有着巨无霸体量和良好声誉,它的加入无疑是给了这个推进会一剂强心针。
出乎罗夏至预料的是,梁少龙在他的建议下参加并不奇怪,毕竟飞龙纺织和飞龙成衣厂从一开始就是以“精品国货”为卖点打造的。但是摩登百货的李家兄弟不但带着自己参加,还牵头领了一群特意从广东来的厂商参会,就让他吃了一惊了。
“在罗三爷的眼中,我们李家就是英国人的走狗么?”
李兆基举着酒杯,对着罗夏至哈哈大笑,“就算我李兆基想当卖国贼,我的宗亲族人也是不会答应的。”
“哪里哪里,李老爷说笑了。”
罗夏至汗颜地摇了摇头。
他怎么会小看广东呢,在这个时代,从这个省里走出的无数人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的潮流的能人“义士”。哪怕远离故土,之后的南洋机工、爱国侨民的英勇事迹和爱国情怀也是天地可昭的。
“你我两家之间,斗得再厉害,你死我活——那不过是正常商业往来。但是我们绝对不可以给外国人,尤其是日本人机会!”
李兆基站在窗边,示意罗夏至看着那边的工地。
“日本人这次是来势汹汹的,之前大马路上也有外国人开的百货公司,但是他们基本上只做外国人和所谓‘高等华人’的生意,不值一提。”
- 共213页:
- 上一页
- 第81页
- 下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160
-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 166
- 167
- 168
- 169
- 170
- 171
- 172
- 173
- 174
- 175
- 176
- 177
- 178
- 179
- 180
- 181
- 182
- 183
- 184
- 185
- 186
- 187
- 188
- 189
- 190
- 191
- 192
- 193
- 194
- 195
- 196
- 197
- 198
- 199
- 200
- 201
- 202
- 203
- 204
- 205
- 206
- 207
- 208
- 209
- 210
- 211
- 212
- 213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