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卑秦,天降大军(27)
在几人中,蒙骜的资历无疑是最浅的,但他初入军中,已经展现出了几分将才。
白起和王龁年龄都不小了,他们有意培养年轻的蒙骜做接班人,嬴稷自然也对蒙骜颇多关注。
未来,蒙骜本人会为秦国攻克七十余座城池,他的孙子蒙恬、蒙毅更会随着一代雄主嬴政的崛起而声名大噪。
正因为嬴稷手底下有如此多的将星,能力明明不错的王翦,目前在他这里还排不上号。
不过,嬴稷是从来不会嫌手底下的能臣干将数量多的。
以前他不知道有王翦这么一号人,以后不就知道了么?
在看完嬴渠梁递过来的书信后,嬴稷见王翦居然能以少胜多,击退老封君们派去截杀卫鞅的私兵,他默默将王翦的名字记在了心中。
此人值得好生培养!
……
多日不见,卫鞅瞧着黑了许多,也瘦了许多。
原本他还有几分矜傲样,回来的时候,神色间却颇多感慨。
他一见了嬴渠梁,便忙不迭地对嬴渠梁道:“鞅总算明白,君上为何坚持要与黔首沟通了。这次,鞅与黔首同吃同住,的确收获良多。”
像卫鞅这等学子,是在各国游历过的。从前,他也不是没有见过底层黔首劳作的样子。
只是,那时的他,看过就罢,从未去深想,也不曾把自己放在黔首的位置上,试图理解他们。
这一次的微服私访,却让卫鞅有了很多新的想法。
他虽然已经将这些想法大致整理了出来,以奏疏的形式呈给嬴渠梁,但他犹觉不够。
此时,卫鞅正有着满腔的想法,急欲与嬴渠梁交流沟通一番。
“这个不急,且先让寡人看看,寡人的大才,是否有什么损伤。”
嬴渠梁拉住了卫鞅的手,见他活蹦乱跳的,身上似乎没有什么严重的伤口,这才松了口气。
“先生在回栎阳的路上遇刺,寡人已经知晓。此事,寡人定会给先生一个交代!”
卫鞅见嬴渠梁这般关心他的安危,甚至将他的安危置于公务之上,不由有些感动。
他并非只在秦国游历过,但唯有秦国国君,认可他的才能和学说,又这般重视他。
士为知己者死,卫鞅觉得,自己便是为嬴渠梁、为秦国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鞅并无大碍。说来,这次鞅能毫发无损,还是托了王将军的福。”
说着,卫鞅将身旁的小将王翦推上前,向嬴渠梁和嬴稷详细描述了王翦在此次事件中的所作所为。
王翦见嬴渠梁和嬴稷的目光都凝聚在了自己身上,不由有些激动。
他在军中一向表现不错,但也不是最突出的那一类。就连先前被点去给卫鞅做护卫队长,也是因为其他人太忙,抽不开身。
他没有料到,他竟会在此次的行刺事件中一战成名,受到来自秦王和秦王先祖的关注。
这也让年轻的王翦有些紧张。
好在嬴渠梁和嬴稷没有为难他的意思,在向他询问了几个问题之后,嬴稷让他日后多去向白起讨教讨教。
他的这番话语,透露出日后要着重栽培王翦的意思,这也让王翦心中十分激动。
王翦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幸运了,非但能够跟商君这样的“传奇人物”近距离接触,负责保护他的安全,还因此而入了秦王的眼。日后,只要他的表现别太拉胯,机会总是会有的!
白起和卫鞅离开后,嬴渠梁对嬴稷道:“看来,此次的‘行刺事件’,也并非完全是一件坏事。寡人看,你的‘千里驹’,只怕又要多上一匹咯!”
嬴稷道:“是不是‘千里驹’,还得再看看!”
有了白起这匹千里驹之后,嬴稷的目光可高着呢,不是所有人在他这里,都当得起一声“千里驹”的。
嬴渠梁看着嬴稷这满脸笑容的样子,却觉得自家大孙子今日有些欠揍。
他手底下可没几个能耐的将领,他大孙子手底下的将领却多得不当回事儿,如果这些人不是他大孙子手底下的人,他都恨不得亲自动手抢人了!
第24章
朝堂上,嬴渠梁发落了一批卿大夫。
尽管他手中并没有切实的证据,证明这些卿大夫参与行刺之事。但他本就打算借题发挥,将不服从于自己的卿大夫再削上一削。
因此,他的态度十分强硬。
作为国君,嬴渠梁想跟这些大臣们讲道理的时候,可以跟这些大臣们好好讲道理。
一旦他不想讲道理了,即便他被骂作独--裁的暴君,也没有人能够阻止他的决定。
嬴稷看着那些卿大夫们狼狈的模样,不由露出了微笑:“早该如此了。”
他早就看某些人不顺眼了。
现在,这些人全部被赶出了秦国朝堂,贬官的贬官,夺爵的夺爵,嬴稷觉得朝堂上的空气似乎都清新了几分。
没了这些碍事者,接下来,他们自然可以大刀阔斧,好好干上一场了!
短短之间内,秦国朝廷发布了数道新令。
新令分为正式版和通俗易懂版,前者是面向各级官吏的,后者则是面向普通黔首的。
每日都有秦国小吏往来于黔首们之中,向他们讲述新法是怎么回事儿,敦促他们按照新法的规定来办事。
秦国官吏和卿大夫这边,在实行各项措施时,就简单粗暴了许多。
嬴渠梁年轻,看上去威慑力不够,嬴稷就出面做了这个恶人。
只见他站了出来,满脸不耐烦地对朝堂上的官员们道:“诸位既然能够在我秦国为官,我秦国的新法,诸位应该都看得懂吧?”
“既然看得懂,那就老老实实给我按照新法去做。谁要是胆敢藐视新法,就给我等着!”
秦国官员们一时噤若寒蝉。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知道嬴稷的真实身份。
与嬴稷相处过一阵子之后,在他们心中,嬴稷简直成了魔鬼的代名词。
他们不敢违逆嬴稷的话,毕竟,嬴稷可没有什么好耐心,他的身后,白起、王翦等将领的刀锋上还在滴血。
日前,一名胆子大的老封君公然挑衅嬴稷的权威,当天,王翦直接率领一队兵马,闯入那人的封地,将他和他在朝为官的儿子全部斩首示众。
那名老封君的封地被秦国收了回来,等着日后重新分配给其他人。
在亲眼见识过嬴稷和他手底下将领的狠辣之处后,没有人敢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对于目前的效果,嬴稷显然很满意。
卫鞅在看到嬴稷在朝堂上大逞威风之事后,眼中的困惑愈发浓了。
为何嬴稷在朝堂上会有不逊于嬴渠梁的权威?
说句不恭敬的,嬴稷在这朝堂之上,都快与嬴渠梁分庭抗礼了。
当他站出来说话时,朝臣们对待他的态度,简直与对待嬴渠梁的态度没什么两样!
偏偏,嬴渠梁对此习以为常,嬴稷对此习以为常,底下的大臣们也对此习以为常。
卫鞅觉得,自己实在是看不懂秦国君臣之间的关系,以及秦国朝堂的局势。
即使现在站在朝堂上的是太子嬴驷,也不可能僭越至此吧?
下朝后,诸位大臣们散去,心事重重的卫鞅则落在了后面。
嬴渠梁和嬴稷对此似乎早有预料,嬴渠梁对卫鞅道:“先生止步。今日朝堂上稷儿的所作所为,可是让先生觉得困惑了?”
卫鞅点点头:“君上可愿意为鞅解惑?”
“这是自然,打从一开始,寡人就没打算将此事瞒着先生。”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若是嬴渠梁没法给与卫鞅全部的信任,变法这等要紧的事,又如何能成功呢?
嬴渠梁要想做到与卫鞅君臣两不疑,在嬴稷之事上,他就必然不能瞒着卫鞅。
况且,卫鞅本就是个聪颖之人,即使嬴渠梁什么都不说,恐怕他也察觉到了嬴稷、白起等人的蹊跷之处。
嬴渠梁和嬴稷引着卫鞅走入了栎阳王宫深处。
栎阳王宫中的宫人们一早便得了嬴渠梁的示意,避到别处去了,此时,这谈话之所,只有嬴渠梁、嬴稷和卫鞅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