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 中(144)
赶上这个时候,张家大哥回来盘账顺便过年,也被温润请来吃个饭,但是他作为半个主人,还张罗饭菜呢:“今天给大家伙儿看个有意思的菜,这么多人,正好吃这道菜。”
说着伸手拍了拍巴掌。
外头进来四个身高马大的伙计,抬着一很大的蒸笼进来了。
一打开笼屉的盖子,里头竟然趴着一头蒸熟了的猪!
全须全尾儿,开盖的那一瞬间,一股子热气爆发出来,带着的香味儿那叫一个馋人儿呦!
“这是这次去福州路那边收粮食,琢磨到的一款吃食,大家尝尝鲜。”张大哥十分得意的道:“这道菜在酒楼里,咱们第一个吃的呢。”
温润看了一眼就惊讶了:“均安蒸猪?”
“温雅士知道这个菜的来历?”吴山长摸着胡子,看着那四位伙计,趁着热乎劲儿,下刀子切肉,给他们分食的档口,问温润:“说说看?”
老头儿还挺好奇的呢!
其他人也是如此,张大哥并没有张口解说的意思。
均安蒸猪温润还真知道,以前看电视的时候,有一个纪录片讲过,因为这种蒸猪是整只的上锅蒸,故而选用的是百斤左右的猪,太大了不行,怕蒸不透;太小了也不行,怕不够吃。
将猪宰杀洗净后,去尽毛发,拆除猪骨。先用曲酒涂抹全身以去除猪本身气味,再用五香粉、沙姜粉、罗汉果、精盐腌制三个时辰。
蒸猪需要猛火,将整头猪放进特制的蒸柜,不停加柴添火,待蒸柜内喷出白烟,将蒸笼提起,再用钢针不停扎入猪肉内,让猪皮下的猪油能够流出来,把猪肉扎遍后,再用冰水淋遍蒸猪,回炉上再蒸一炷香左右。
出锅时,再趁着热将肉切成块状,撒上芝麻、香油等。
均安蒸猪吃起来肥而不腻,干爽清香。由于整猪蒸制过程中用钢针扎过,油脂通过圆孔滴入锅内,猪肉吃起来肥而不腻;特制的蒸柜可将多余的水蒸气吸收,因此猪肉干爽清雅。
只是这均安蒸猪属于粤菜一系,而且这么大一只猪,是蒸熟了端上来,就着蒸盒里的热乎劲儿,用刀子切开,大家分着吃,这道菜必须人多吃才可以,人少吃不了,反而浪费。
温润“刷”的一下子,打开了手里的折扇:“最早期最传统的均安蒸猪,与古老的祠堂文化一脉相承。据《顺德均安志》史料载:顺德各地春秋二祭”多有烧猪作牺牲分胙肉,而江尾(即今均安镇)则用蒸猪”。在传统的风俗里,在每年的清明节和重阳节(即所谓春秋二祭)于祠堂举行祭祖仪式,仪式后由村内德高望重之人将猪肉分别分给各个村坊各户人家,以求全村人获得庇佑,共享殷实饱餐。其实标准的蒸猪,制作的均安蒸猪选择肥猪来做,而且没有放油这道工序。当地饮食的食材并不丰富,一只猪往往是一家人积储一年的珍馐。因此,蒸猪多选择一百多斤重的大猪,以求蒸煮完工后人人有份。在当地的均安蒸猪中,并没有用钉刷扎猪肉的环节,也没有冰水渗透出精华的繁琐程序,当地的村民一切以最简单的方式蒸煮,放入盐、糖等最基本的味料腌制,然后放入猪盒,柴火烧旺猪肉熟透即可。蒸熟后的猪肉经过切割再以大口碗装放,随即传递到家家户户中。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蒸猪在一些酒楼饭馆里,因为客人更加讲究肥而不腻的效果,注重品味以及外观上的优化,也更为南北不同地域,对口味不同的挑剔方向。因此,蒸猪在发展传承中增加了扎猪油和添加冰水冲击的环节,并逐渐将目标锁向五六十斤左右重的猪,这样的话,更方便蒸熟以及食客们品尝,不然百十来斤的蒸猪,你我怎么吃的下?而厨子自制的钉刷在猪肉快要煮熟时一圈圈扎猪身,以使多余的猪油流走,减少肥腻,再放一把冰水涂抹沸热的猪皮,以刺激肉身的口感。大厨真是用了心,这都能改一下制作方法。”
这样的蒸猪,已经十分贴近他印象里的蒸猪了。
而且蒸猪吃着不干不燥,烤猪吃着才会觉得燥。
温润说的头头是道,其他人听的津津有味,等到吃蒸猪的时候,果然这蒸猪皮软肉嫩,且不油腻,蘸着蒜泥酱油吃,味道更好。
而且他们人多啊!
分食之后,果然没剩下多少,而剔出来的猪骨头,也没有浪费,被后厨拿去用大锤砸开,熬了浓厚的煮骨头汤,里面还有很多的蘑菇,蘑菇的味道冲淡了骨头汤的油腻感,味道好的初七!
温润吃得十分满意,王珺也很满意。
他吃了不少的肉,主食基本上没吃,倒是肉骨头没少啃。
吴山长他们年纪大了,喝了一些汤,品尝了一下就吃了一点菜,跟温润聊了一下,温润的安排他们也都明白。
“我要退下来了,看看去赴考的孩子,谁能考中进士然后回来,就担任这个山长吧。”吴山长摸着胡子,目光有些期待。
“您要退下来,找个举人接任,不行吗?”温润觉得吧,老头儿是不是有什么非得坚持下去的理由。
他们永宁县的书院山长,都是举人担任。
“府城书院的都是进士担任,咱们永宁县,最好也有一个进士当山长,先生们可以是举人。”吴山长摸着雪白的胡子道:“这里出了一个你,这才兴旺起来,趁着这股兴旺的劲头,该换就换一下。”
他是想将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为此不惜早退下来,就为了给人让地方。
“好。”温润能怎么说?他第一次见到吴山长的时候,他才是花白的头发和胡子,现在他的头发和胡子都白了。
吃了这顿饭之后,大家都相互认识了,也知道温润跟新来的县令大人是旧相识,这下子更放心了。
不过温润还是在许家大宅住了好几天,采购了一些年货,还有祭祀用品,才拖拖拉拉的回去。
时间过得很快,今年因为没有两个弟弟在,只能王珺跟温润带着妹妹王玫来上坟。
王玫负责放贡品,温润跟王珺开始清理坟茔上的枯枝败叶,杂草等等,顺便给坟茔培土,更换坟头上的黄表纸,点了蜡烛燃了香,又烧了不少的冥纸。
不知道王珺说了什么,温润只是对着温家的两个合葬的坟茔,虔诚的叩了三个响头,心里默默地道:我已经替代温润活了这么多年,今日来是想说,要去京城了,但不会忘记你们。
他已经跟老村长说过了,这坟茔就交给他们照看。
老村长如今成了乡老,也退了下来,且连地里都不下了,已经那么大年纪了,下什么地?他家二小子三小子都成亲且正值壮年,自然会下地干活,老村长就在家里跟老伴儿照顾儿孙了。
回了莲花坳之后,俩人开始挨个拜访乡亲们。
莲花坳还是那么点人,没怎么多,因为没有老人去世,多亏了陆通神医在这里,调理老人们的身体,让他们能延年益寿。
只是在张大爷家,也就是老村长家吃饭的时候,老村长说了个事儿:“好像是有人去陆通神医家保媒。”
“保媒?”温润一愣:“南宫易不是带着媳妇儿孩子回老家去了吗?”
南宫易这家伙,在大水发起来之前,就带着媳妇儿孩子卷铺盖走人了。
也幸好他媳妇儿的娘家是这边的,南宫易在发大水的时候就在道上撂了话,谁敢在这个时候惹是生非,不顾百姓死活,别怪他清理门户。
黑道也是个讲究的地方,他们可以抢劫为富不仁的富户,甚至是截杀贪官污吏,但绝对不会动赈灾的东西,有的时候,他们甚至会护送赈灾物资抵达灾区。
按照南宫易那家伙的话来说,就是他们道上的大爷们,是看不上平民百姓那点口粮的,他们又不缺吃的。
“不是,他们家大闺女孩子都俩了,还有人上门提亲,非得被打出去不可,说的是他们家大小子。”张大爷道:“好像还是个当官的呢,但是陆通神医不同意,陆家媳妇儿好像也没点头,你说怪不怪?”
莲花坳的人一般都不知道陆夫人的来历,只知道他们家医术高明,还有不少医女,可以看千金科。
“呵呵……那是人家不敢高攀罢了。”温润能说什么?怪不得陆通神医那么犹豫呢,大儿子出息了,却不能炫耀,有官家上来说亲,也不敢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