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220)
带上保温杯, 沏好润喉茶, 带上一小袋润喉糖, 戴上草帽和他自己缝的薄手套, 再揣上手机, 装备齐全, 出发!
他们俩往自己家山顶山跑。
沈青越从没来过,连姜竹都很少来。
记忆里,还是八九岁时候他爹带他爬上来看过星星月亮。
姜竹在前面带路, 沈青越骑着酱酱在后面。
秋天的野草开始枯萎了,不像春夏那么浓密,能看清草下的石头,踩条小路出来。
到了不好确认能不能走的地方,姜竹就下来自己去试一试,没问题再牵着两头骡子往前走。
上面是很原始的野山,有些坡度很陡的地方,酱酱敢走,沈青越不敢走。
他也得翻下来四脚并用地扶着石头上下爬。
不过,到了山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
他们俩并肩坐在山顶的大石头上,享受着高处尤其清爽的风。
沈青越:“你知道这有多高吗?”
姜竹:“不知道。”
不过相连的伏蟒山,他家最高,在整个屏峰岭山脉,他们家也属于比较高的一座。
“拍个照吧?”沈青越拿出手机,来都来了,不能白来,他抱着姜竹的肩膀,先用自拍转着圈儿拍了好几张合照,再站在石头上拍四周的山景。
“好壮阔啊……”
从山上往下看,能看到山脚的村子,远处的农田,还能看到更远处的刘家村、三坡村,换个方向,是绵延无尽的屏峰岭山脉,高高低低,远近不一,往下俯瞰,能看见在山谷间流淌的河流,和远处的瀑布。
“风景真好。”
“嗯。”
这样的景色姜竹也没怎么看过。
虽然守着山,但村里人上山都是为了讨生活,很少真有时间欣赏风景。
他一个人也不会想到要跑到山顶。
秋风吹拂,天蓝地广,山里又开始逐渐点缀上黄色、红色,晴空万里,一切都是干爽透亮的,看得叫人心情舒畅。
沈青越:“来亲一下。”
“嗯?”姜竹愣了愣,“嗯!”
他愉快地贴过来,和沈青越站在山顶安安静静吻了好一会儿。
“应该拿笔墨来的。”
“笔墨?”
“找块儿石头写上某年某月某日,姜竹沈青越到此一游特此纪念。”
姜竹笑。
沈青越:“有点儿没文采了,写首诗也行,写什么呢……身无彩凤双飞翼,只羡鸳鸯不羡仙?嗯……我现在也不是很羡慕鸳鸯。”
鸳鸯又飞不上这么高的山。
姜竹也不明白为什么要羡慕鸳鸯,“鸳鸯?”
沈青越:“你见过吗?”
姜竹:“嗯,见别人卖过,不大,应该不如竹鸡好吃。”
沈青越愣了一会儿,爆笑。
姜竹更搞不懂他笑什么,戳戳他,好奇地问:“为什么要羡慕鸳鸯?”
沈青越:“不羡慕鸳鸯,竹鸡!咱们去猎竹鸡!”
只要上山,姜竹不带弓箭,也随时带着弹弓,鞍子上绑着的包里还装着篾刀,遇到小猎物能打猎,遇到大猎物能防身,到了野草旺盛树枝杂乱的地方还能开山。
可惜他们俩往后山转了小半天,竹鸡没抓到,松鸡也没有,倒是采到了一小兜木耳。
倒下的腐木和旁边半死的树上,木耳还挺密集的。
有木耳也行。
沈青越愉快地当着采木耳的小伙子。
他好奇地问姜竹:“木耳能种吗?”
姜竹:“种?”
沈青越:“让我瞧瞧这是怎么生根的?菌丝?种子?还是跟竹子似的串根呢?”
他仔细观察,没看到木耳有什么根。
掰下来好像就什么都没了。
“应该是菌丝吧?”
成熟了被风吹走,落到哪儿在哪儿生新的木耳,所以集中在一块儿?
姜竹听不懂。
他采了那么多年木耳都没琢磨过木耳是怎么繁殖的。
凭经验道:“把木头搬回去每天洒点儿水应该就能长了。”
“嗯。”沈青越倒是想采集菌种,然而他不会。
他蹲到木头前跃跃欲试,没搬动,加上姜竹都没搬起来。
看上去干燥的木头其实只有表面是干的,死沉死沉的。
沈青越直起腰拍拍手上的土:“算了,还是打个记号,以后来这儿摘吧。”
反正整座山都是他们家菜园子。
好像一般动物也不爱啃木耳。
“也行。”
姜竹走到枯木前端,拽了拽,没拽断,抬脚随意踹了两下,折断两根树枝插到长木耳的位置。
“嗯?”不用刀,不用砍吗?沈青越跑过去:“我也要玩儿。”
本来就剩下不多的树枝被他们俩全霍霍完,沈青越又从旁边找了些,绕着腐木插了一圈儿篱笆。
“哈哈哈!”沈青越看看自己满手土,再看看高高低低的树杈子篱笆,问姜竹:“像不像菜园子?伏蟒山野木耳自然繁殖基地!”
姜竹虽然不知道繁殖基地是个什么东西,但很确定无论谁路过这儿准要往里面瞅瞅到底圈了个什么东西。
第一天摘木耳。
第二天采蘑菇。
沈青越狠狠过了把捡山货的瘾,虽然刚开始摘的蘑菇一小半都被姜竹给扔了。
不认识不能吃。
认识,有毒,不能吃。
沈青越自认为观察力很好,奈何蘑菇在地上不长一样大,小时候是一个模样,长大点儿是一个模样,没开伞和开了伞根活像不是一个菇。
姜竹一找一个准,一会儿从枯叶土屑下面找到一个,他满地乱找,只能找长得明显的。
而那些明显的大多都不能吃。
晚上烤蘑菇、炒蘑菇、炖蘑菇、蘑菇汤。
鲜得不像话,沈青越还拿出来从前姜竹四伯母给他们做的蘑菇肉酱。
蘑菇配蘑菇,更好吃了。
“再让你四伯母帮咱们做点儿这个酱吧。”
“嗯。”姜竹也爱吃。
不过夏天怕坏,酱做得还是有点儿咸,他吃起来正好,沈青越吃就是一大口馒头配一点儿酱。
秋天就不用做那么咸了,冬天东西不爱坏,可以多做点儿,“冬天煮火锅当蘸料吃。”
“嗯!”
山下秋收如火如荼,上山找蘑菇的人都少了。
半夜飘过一场小雨,地面只湿了湿,没到影响秋收的地步,山里的蘑菇却在疯长。
没有竞争对手,遍地是猎场,沈青越过足了采蘑菇的瘾,他们俩一连采了三天蘑菇,在前院晒了好大一片,在后院都能闻到蘑菇的香气。
采蘑菇时沈青越还在后山发现一个山洞。
两边的洞口都不太大,但里面空间还挺大的,也很干燥,就是有点儿矮。
“夏天这里面应该很凉快,可以避暑。”
“嗯,夏天很凉快。”
“你来过呀?”
“来后山抓兔子,在这儿躲过雨。”姜竹指指地上的石子,“还是我上次扔的。”
沈青越笑了,能脑补出姜竹坐在这儿无聊地等雨停,没事可干扔石子玩的场景。
他听去山里写生的同学说山上这样的山洞都是放羊老头的临时小窝,羊在坡上吃草,放羊老头拎个大水瓶坐在山洞里抽烟喝茶听戏听评书。
他们路过,里面还有木墩、石头当板凳,走累了就进去休息一会儿。
沈青越问姜竹山上哪儿有羊。
姜竹给他指从前他在哪儿见过野山羊。
还教他怎么在山上识别猎人挖的陷阱。
怎么辨认动物走过的痕迹。
兔子啃过的草是什么样的。
他从前在哪儿抓到过什么东西。
哪棵柿子树上的柿子好吃,哪棵树上的果子不能吃。
他们吃了一冬天的梨来自哪里。
开始姜竹还怕沈青越对这些不感兴趣,但后来他发现沈青越对这些很感兴趣。
催着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