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264)
不是有什么就要继承什么的。
他们家公司他就从来没兴趣过。
定太早了不是动力就是压力,才十三四岁呢,要什么压力?
沈青越弹了家业脑门一下:“作坊、铺子,或者你想当个药商,皮货商,学手艺,做买卖,都能试试,实在不行还能回家磨豆腐种地。”
家业瞬时就嘿嘿笑起来了,“我肯定好好试!”
沈青越忍不住也笑:“嗯,等着看你表现。”
时间不早了,姜竹奶奶开始打瞌睡了,姜大山要送老太太回家,也催他们俩早点儿上山,早点回去休息。
明天是赵先生讲课的日子,有得忙呢。
姜竹看看一院子还没收拾的桌椅餐具,想收拾收拾再走。
吕香梅催他:“走吧走吧,我们收拾。”
梁玉兰也道:“放心吧,有我看着呢,借来的桌椅一会儿就还了,剩下的都放库房里,厨房我收拾妥当再走,不用操心。”
姜竹点头,去盆里拿了一只煮好的肥兔子要给赵先生祖孙俩带上去。
回去太晚他们睡了就吃不上了。
姜竹:“那我们走了,大伯,二伯,四伯我走了,你们回家时候想吃什么也拿。”
“快回去吧!”
不过到收拾完,除了姜竹特意留出来给他们的鹿肉,还有几个没炖的猪蹄,剩下的东西谁也没拿。
姜竹的几个堂哥堂嫂还把要风干的兔子、鸡鸭都挪到库房挂起来了,省得在院里晚上有野猫偷吃。
东西都收拾好,院子也扫干净了,他们才锁上门回家。
另一边,姜竹和沈青越边走边聊着家业。
别的另说,他们的书院将来基本是确定要留给族里的。
这个时代,凭一人一家书院很难长久,交给一族比交给一家要靠谱。
如果家业对书院感兴趣,培养他来继承一任院长也不是不行。
不过前提是他真的想干才行。
沈青越:“我们也没比他大几岁,等咱们老了再说吧。”
姜竹笑,他都没想过这些。
现在他只想怎么把书院建好建起来。
姜竹把兔子放到另一只手,空出靠近沈青越那边牵着他的手晃了晃。
沈青越回手捏了捏他,“月黑风高夜,四下无人时,多适合干坏事,可惜外面有点儿冷,要不然咱们回家再继续?”
姜竹:“赵先生和舒云在呢。”
沈青越失笑,“哎呀呀,好委屈呀,你再忍忍,赵先生说冬天他要回山下住呢。”
姜竹眼睛唰地瞪大了一圈儿。
“哦呦呦,小姜师傅。”沈青越抬腿碰了碰他,“想什么呢?”
姜竹脸一红:“没有。”
沈青越:“没有?”
姜竹:“没有。”
沈青越坏笑:“行,那是我想了。”
姜竹:“……”
“别动呀,又没人。”
赵先生祖孙俩在山上。
张师傅和施工的人在比书院更靠里的竹林小屋。
山道上除了他们俩一个人也没有,都听不到鸟叫声。
他站定了扶着姜竹下颌贴上去,缓而轻地亲了一下,姜竹颤了下,在他要挪开时反客为主,把他推到道旁树上按着汹涌澎湃地回吻。
自从上次被家蕙撞见,他们好久没在外面亲过了,沈青越有些好笑地抚着姜竹的背。
月黑风高夜,四下无人时,可惜太冷了。
到家时,好哄的姜竹已经心满意足高高兴兴去给赵先生温酒了。
爷孙俩还没睡,赵先生点了灯在给赵舒云讲故事。
讲的还都是些类似沈青越小时候看过的成语故事那种,一个典故的前因后果,有什么教育意义。
也就头几遍听,或者像赵舒云这样的年纪能听得津津有味。
沈青越也拉过来椅子凑来听,还给赵舒云撕了条兔腿,瞬间把半教育性质的爷孙交流变成茶话会,等姜竹过来,还端了叠瓜子来。
赵先生直摇头:“快睡觉了,吃这么多不好克化。”
沈青越:“不要紧,年轻人胃口好,您老人家尝尝味,我们多分担,舒云,多吃点儿,多吃肉长得高。”
赵舒云看看他爷爷,见他爷爷没说什么,才向姜竹、沈青越道谢开始斯斯文文又快乐地啃兔腿。
一起住久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赵舒云比才来山上住时活泼多了,但依旧是个很讲礼貌的小朋友,吃东西都规规矩矩的。
沈青越忍不住问道:“舒云,你最喜欢吃什么?”
赵舒云疑惑地看他:“最喜欢?”
沈青越:“嗯,你吃最爱吃的东西也这么吃么?”
赵舒云茫然地眨眨眼,低头看看他啃掉了一块儿的兔腿,不知道“这么吃”有哪里不对。
沈青越:“你喜欢吃什么?哥哥给你买。”
赵舒云想了想:“我想吃白米饭。”
沈青越:“白米饭?就这?”他们平时也吃呀。
赵舒云点头。
他其实最想吃他娘煮的家乡的白米饭。
沈青越:“白米饭,行,好说,明天就给你做。”
赵舒云:“谢谢。”
他想了想,觉得这样不够礼貌,也问:“沈先生你喜欢吃什么?”
沈青越:“我……”
他顿了顿,笑道:“我喜欢吃竹笋。”
赵舒云:“竹笋?”
沈青越:“嗯。”
他朝也竖着耳朵听的姜竹瞥了一眼,视线默默往下面挪,在某处停了一瞬,再轻飘飘转开。
赵舒云:“那等冬笋长出来我去帮你挖竹笋吧!”
沈青越:“好呀。”
第182章 赵先生集
第二天一早, 家业早早起来把他们要卖的东西装好,喊家俊帮他抬箱子搬到村口去。
石生穿得厚厚的, 还裹着碎布拼接的大围巾,戴着今年新做的棉帽子,提着她和家蕙一起做的小手串、花样络子也跟着哥哥到他们的摊位上摆摊。
她们打络子比作坊编竹帘要快,作坊用不完的,就拿到小摊来卖,每次沐休集市能卖十好几串。
平时他们上课没时间来, 祖奶奶看摊子也给她们卖,石生每天都能赚一点零花钱,有时候一两文,有时候能十几文, 集市时候运气好能赚几十文。
她的零花钱除了爹娘哥哥姐姐小叔和师父给,大多都是这么攒来的。
她已经攒了两百多文了, 再攒一点儿就够买麻絮给大家做暖袖了。
祖奶奶、娘和姐姐的要绣花。
爷爷、爹、哥哥、小叔和师父的不用绣花。
师父的可以用鲜艳的颜色, 绣只小鹤或者小狗。
还可以给师父做个靠垫。
头一天晚上石生就掰着指头在算需要多少布料多少麻絮, 还抱着娃娃把小荷包里的钱全倒出来数了一遍, 明天要多多赚钱。
为了吸引人, 早上出门她把小拨浪鼓也拿出来了。
她不会吆喝, 摇摇拨浪鼓也能吸引人。
吕香梅乐意见她出来玩儿, 赚不赚钱是其次的, 多见见人, 不怕生。
怕她冻着, 吕香梅给她裹得严严实实, 跟着她出来把她送到摊子上。
平时都是家业领着石生,今天家业要去作坊那儿给贾先生、赵先生帮忙,还鼓动着姜松跟他一起去, 他们俩不在,吕香梅有点儿不放心。
帮着把桌子摆好,挂东西的竹竿捆好,她又叮嘱石生:“别乱跑,就在摊子这儿玩,要是冷了你们就早点儿回来知道吗?”
石生点头。
“说不明白就找祖奶奶。”
石生再点头。
他们的小摊子紧挨着姜竹奶奶天天摆那个小摊子,老太太能帮着照看两个摊子,不过他们老的老,小的小,吕香梅还是有点儿不放心。
家业就心大多了,利落地把要卖的东西都摆出来,把空箱子往地上一放,从里面掏出垫在最下面的小毯子铺上来,给石生当板凳坐:“一会儿姜壮壮和姜田还来呢,有人买东西你就让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