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146)
裴信淡淡瞟过那人,轻声道:“那便走吧。”
达戎小瘸子坐在马车上,手里拎着条皮鞭,一条长腿屈起,另一条随意地垂着,瞧来落拓不羁,活脱脱一个潇洒恣肆的异族浪子。他不说官话,一双眼睛却胜过千言万语,此时定定地盯着林晗,炽热的眼神似乎能抓牢人心。
林晗走近马车,低声嘲道:“不是听不懂官话,怎来得如此及时。看来该赏你了。”
小伙计嘴唇轻抿,没说话,只朝他伸出手臂。林晗冷笑一声,慵懒地搭上那只手,借力踩上马车。一坐进车里,他便靠在最里处,指头小心翼翼地把车帘掀开条缝,望见那些恭候许久的黑衣护卫一一起行,守在裴信的车驾周围。
达戎少年一扬手,马鞭狠狠落下,激起一串清响。顷刻间马匹疾驰而出,车厢剧烈地颠簸起来。林晗今日本就身体不适,如此一来,更是受了二道罪,颠成热锅里的炒豆子,不仅晃得两眼昏花,腰腿也跟断掉似的。
等到了太守府门前,他已是两颊煞白,被小厮搀扶着下了车。
裴信盯着二人搂抱在一处,面上像是凝了层寒霜,吩咐道:“旁人都候在这,含宁随我进去。”
林晗挣开肩上的手,慢吞吞走在裴信身后,不一会便穿过厅堂,来到昨日和息慎会面的书房。书房里已经上了香茶,息慎父子都在,一见裴信,便起身恭敬行礼。
裴信身上有股不怒自威的气势,纵使他温和地朝人笑,也常叫人心慌神乱,不知所措。息谨年少,一时便被这股无形的威压震慑,惴惴不安地问好。
“见过懿安侯。”
林晗心思敏锐,目光在三人身上兜了圈,看向裴信:“怎都不喊你丞相,改称爵位了?”
裴信淡淡一笑,晃了晃手中的茶盏,道:“说来话长,今天暂且不提,晚些再跟你说。凉帅,把账本呈上来吧。”
息慎使了个眼色,片刻后便有个胥吏碰着一沓本册而来,慎重地呈送到他面前。裴信状若随意地拿起一本,飞快地翻看,一时之间,静谧的书房里只有纸张摩挲的声响。
他向来有才高之名,不足一盏茶,便把厚厚一摞书册读完了。林晗好奇地取来一本,捧在手里看,纸页间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记述了凉州、灵州各地物价,大半是布匹、谷梁、肉蔬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东西。
账本上类目杂多,信息繁冗,不仅记了价格,还细分了日期。乍一看,林晗瞧不出头绪,只觉得枯燥乏味,细细一读,便发现门道,账目起讫的日子便是最初下雪那日和今天。
林晗掩不住嗓音里的震撼,怔怔道:“这,粮价疯长十倍有余,灵凉二州米粮如此匮乏么?岂不是大半的人都要饿死!”
“今次雪灾损失惨重,”息慎忧愁地长叹,“凉州城尚未受到波及,然而周边县镇早就哀鸿遍野。番兵围困宛康,两州还需支援塞外,也不知能撑到几时。”
林晗骤然明白息慎那日犹豫的原因,除开丹朱部的骚扰,原来凉州难以出兵的原因也是雪。雪灾声势浩大,州府内政不稳,很难抽调余力对付外患。
他看向裴信,道:“东南、江南一带是鱼米之乡,莫非也遭了雪灾?西北灾情严峻,何不调运南方的粮食,救人性命啊!”
裴信皱眉道:“南方确是粮储充足,那里的粮食却调不过来。”
林晗心头一震,顿时涌起个不好的猜测:“怎么说,你……”
裴信轻轻抬起眼,淡笑道:“含宁,我如今是个闲人,受诏令去职养病,怎能让江南各府乖乖听话。”
“啊?”林晗陡然站起身,难以置信道,“穆献琛居然敢贬你的官,他怕不是个傻……”
裴信多年手握大权,根系深深地扎在朝廷里,穆献琛不会以为贬了他的官,就能把他扳倒了吧。
“这些都无足轻重,”裴信倒是无波无澜,轻描淡写,“当务之急是西北灾情,我本意也不是想调江南的粮。王致的侄子才娶了江南卢氏的女儿,为的就是拉拢南方世族,与我斗到底。他如今在朝中,纵使我发了话,南边的人也未必肯听。”
林晗瞧了瞧他,道:“你怕是有计策了吧?”
裴信笑道:“前两日看了跟达戎的战报,贺兰稚仗着有北越和珈叶两个盟友,全不把桓儿放在眼里。”
林晗心中一惊,回想起那举止古怪的小厮,道:“桓儿还没回来么?”
裴信温润地笑了笑,半真半假地问:“假如他回不来了呢?”
林晗惊恐莫名,怒道:“你非要开这等玩笑,惹我难过吗!”
裴信摇摇头,轻叹道:“是不是玩笑,含宁日后就知道了。”
第156章 各奔东西
林晗不欲与他过多争辩,便长叹一声,道:“西北雪灾事关重大,朝中应当也会出手赈济,总不会放着成千上万的人活活饿死。”
裴信森冷一笑,修长指节摩挲着手中折扇:“死再多人,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林晗一怔,随即会意。
灵州、凉州知度都是裴信一手栽培的,这二州自然都算在他的阵营里。王致上一回没抢到灵州大权,这次天降大雪,内忧外患,便给他一个剪除裴信党羽的好机会。
他们眼里只有党争输赢,哪会管下头百姓死了多少。
甚至是,王致巴不得死的人越多越好,如此才好治息慎和田淮一个赈灾不利的罪。裴氏与王氏斗得愈发狠,裴信让王经去查高柔,王致显然也不是个傻的,他便要以牙还牙,除掉息慎和田淮。
阴谋诡计往往神不知鬼不觉,叫人不寒而栗,而这等明晃晃的意图,则如直冲面门的尖刀,更是疯癫可怕,光是在脑子里捋一遍,林晗便遍体生寒。
他盯着裴信的侧脸,轻声道:“你打算怎么做?”
“西北二州如今的困局,在于雪灾和征战。”裴信合上扇子,娓娓阐述,“贺兰稚敢挑起战事,无非是因为珈叶和北越给他支持。珈叶遥远,提供助力最多的应当是北越。故而,只要解决了北越,他便猖獗不了多久。”
“解决?”林晗皱眉道,“西北已经在打仗了,北边也开战,就不怕捉襟见肘?”
裴信微微一笑,温声道:“含宁,还记得老师教你的第一篇文章吗?”
林晗霎时愣住。
老师,他已经很久没听过裴信如此自称了。
至于文章,自然是记得的。他小时候并不算聪明,才开始读书时,总是很费劲,再加上忘性大,学过的篇章没几日便记不得了,白白耗费了功夫,还得重头背记。
往年在家中府邸开蒙,请的讲席老师信奉一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他这等天资驽钝的学生,这算是个无可奈何,自欺欺人的笨办法。天下经卷数不胜数,哪一册不是凝聚著者毕生心血写就的,如何能读个几十百遍就理解其中奥妙。
故而,读得再多,林晗当初的书也读得不怎么样。直到遇上了裴信。
裴信虽手段狠辣,但是个极为负责的先生,做过他学生的人,每个都极其尊敬他。每轮到上课,学到哪篇,他都会温和耐心地讲解阐释全文。遇到林晗这样,最初字都认不全,音都读不对的,还会逐字逐句地教。只是进程慢些,每日从五更天,天还没亮时讲学,上课到黄昏,一整日堪堪学完一篇文章。
这种教法,不重在读书的篇目,而在于书中的精要。没过多久,林晗便惊奇地发现,一翻开书本再不是像往常读天书一样了,甚至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再之后,他就能独自读更多的书,兼顾“多”与“精”。几年下来,便是进步神速,脱胎换骨了。很久之前读过的文章,积年累月也不会忘。
林晗略有些失神,斟酌着话语,点点头道:“记得,是‘衡山之谋’。那会儿,教我的先生告诉我,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
他稍稍停顿,道:“齐国图谋攻占衡山国,若强行发兵,势必会耗费一番功夫。国相管仲便向齐王进言,高价收购衡山国的兵器。其余诸侯见了,唯恐齐国有不轨之心,于是秦国、赵国等纷纷效仿,购买衡山的兵器,一时之间,衡山兵刃暴涨几十倍有余,国民荒废田地,争相转去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