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144)

作者:饼好吃 时间:2024-05-10 08:44 标签:无CP 系统 直播 宫廷侯爵 轻松 历史衍生 古代幻想

  总之萧何那么一追,刘邦决定相信老大哥,于是用了韩信。
  这一用就不得了了,韩信便如开了挂一般,先后打下了魏国、代国、赵国、燕国、齐国,可以说刘邦的江山有一大半都是韩信给打下的。
  韩信对刘邦忠诚吗?
  应该是忠诚的。
  当初韩信大败龙且的二十万大军,攻下齐国后,项羽曾派人游说他反汉联楚,三分天下,却被韩信给拒绝了。
  可惜,垓下之围项羽兵败自杀,刘邦就立马便解了韩信的兵权,并把他从齐王改为楚王。
  不久又被刘邦用计逮捕到京城,被贬为淮阴侯。
  再后来,韩信被吕后和萧何骗进宫里杀了。“李一深深叹息,“刘邦,你这下手真的早了,后面匈奴有你后悔的。”】
  韩信已经呆住了,他不可置信的看着萧何。
  萧何垂眸不语,他知道,和韩信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
  【“韩信是古代非常杰出的将领,被誉为“兵仙”,他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战术典故,如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传旗易帜等。
  同时他的经历还被编成了许多成语,如胯下之辱、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等。
  他虽然想裂土封王,但是本质来说并没有想背叛刘邦。
  刘邦对他的不信任,导致悲剧的结局。
  虽然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韩信真的有牛逼,如果要给刘邦添堵,那新生的大汉必然会遭到重创。
  而刘邦敢赌韩信的人格吗?他不敢。
  作为皇帝,他也不能赌。
  但是我们依然非常遗憾。
  虽然说,韩信啊,咱智商不行就多咨询一下同僚吧,例如自保有道的张良,也许结局就不一样了呢?“】


第100章
  【“有人问,韩信能不死吗?”
  “我们来捋一捋,韩信妖孽般的军事能力和在军队的威望是他被忌惮的原因,但却不是他必死的原因。
  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刘邦他老了,快死了。”
  “刘邦其实搞了韩信几次,从齐王变成楚王,被夺军权,被逮回去,从楚王变成淮阴侯。
  刘邦是一步步的削弱韩信,其中的忌惮已经显露无疑,韩信难道看不出来吗?他也忐忑不安过,但是他却几乎没有什么动作,仿佛等待刘邦做出最后的决定。”
  “刘邦呢?他抓了韩信,却在韩信没有抵抗之力的时候也没有杀他,只是削王爵,降为淮阴侯,把人放在京城,放在眼皮子底下而已。
  而韩信呢,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他始终没有反。
  毫无疑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韩信是忠于刘邦的。”
  “在韩信这一生中,有很多人都试图想劝他反了刘邦。
  在他还是齐王的时候,有人劝他三分天下。
  韩信说:“汉王把他坐的车子给我坐,他穿的衣裳给我穿,他吃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乘坐他人的车子,就要承载他人的祸患,穿着他人的衣裳,就要怀揣他人的忧患,吃了他人的食物,就要为他人的事业效死,我怎能见利背义呢!
  于是没有反。”
  在他是楚王的时候,有人对刘邦说韩信要谋反,于是刘邦去了韩信的封地。
  这时候韩信已经知道这件事,他想发兵反叛,又自认为无罪过;想谒见,又怕被擒获。
  最后他带着项羽旧部钟离眜的首级去见刘邦,试图表明自己的忠诚。
  是滴,他依然没有干什么。
  这一次,他依然还是没有反,假如他多防备刘邦一点,刘邦也不可能用轻而易举的抓了他带回去。
  可是他什么都没有做,然后刘邦反手将他擒获带回去,降为淮阴侯。”
  “刘邦当然知道韩信没有反,不然就不是趁机削王降为侯爵,而是杀了韩信。
  是的,这个时候刘邦也依然没有选择杀了被他逮住的韩信。”
  “只怕刘邦自己都在犹豫,在纠结。
  杀还是不杀?这是刘邦遇见的前所未有的难题,换做其他诸侯王早就不知道怎么死了。”
  “韩信变成淮阴侯,当然是有怨恨的,换了谁莫名其妙,没有罪就被这么对待都要怨恨。
  诚然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但是难道他没有回以十倍百倍的利益吗?
  说刘汉天下是全靠韩信打下来这有点夸张,但是韩信居功至伟,打了半个天下是没问题的。
  他韩信何曾对不起刘邦呢?
  所以第三次,他终于有了反叛之心。
  巧合的是这一次,刘邦也终于动了杀心。”
  “韩信之所以想反,是因为他遭遇不公的对待,那时候可没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
  秦以前,各国不得志的人才就会跑到其他国家去,良禽择木而栖就是最好的注解。
  哪怕是儒家,也有孟子说过: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韩信显然就是这样的道理,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就反了你。”
  “那么从公元前202年将韩信削为楚王开始,到公元前197,这五年时间都没有杀了韩信的刘邦怎么突然就想杀了韩信了呢?”
  李一默了默,她长长一叹,“因为刘邦要死了啊。”
  “韩信死于公元前197年,而刘邦则死于公元前195年,中间只差了两年的时间。
  刘邦起事的时候已经将近知天命的年纪,后来争夺天下,天下统一之后又要讨伐诸侯王,又打匈奴......一个老人,哪怕是放在现在,也不是这么折腾的。
  而刘邦还硬生生在这样的军旅生活又活了十几年,已经到了快到极限了吧?
  身体是刘邦的,没有人比刘邦更清楚自己的身体到底是什么状况了。
  尽管历史上刘邦是受伤重不起才死的,可即便没有这么个受伤,他又能活多久?”
  “刘邦也许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但是一个快六十岁的人还能再活几年?现在不杀,也许什么时候就闭上眼睛就再也睁不开了。
  他敢赌吗?不敢。
  于是他这一次真的动了杀意。”
  “历史上真正杀了韩信的不是刘邦,是吕后和萧何。
  萧何将韩信骗入宫中,吕后杀了他。
  但一个皇后一个丞相,如果没有皇帝的允许,谁敢这么做呢?
  那不就变成后宫和前朝勾结吗?这都足以架空皇帝了!
  哪一个皇帝能容忍这样的事情,更何况还是杀一个有功的侯爷,有走司法体系了吗?罪名是什么?有审问过吗?通通没有。
  但凡刘邦有心,都可以借此对吕雉萧何发难了。
  可是刘邦回来后有对吕雉和萧何做了什么吗?
  没有。
  他只是且喜且怜之。
  他高兴,他为后继者铲除一个威胁,但是他又怜悯韩信,最后只是问韩信死前还有什么遗言。“】
  韩信从听到刘邦一直没有杀他,直到刘邦要死了,才呆呆的一动不动。
  他知道我是无辜的,他一直没有杀我和他明明知道我是无辜的,最后还是杀了我这两种复杂的心情在反复拉扯他。
  哪怕军权被削,被降为侯爵,我还是不能让你放心吗?
  韩信倔强的看着刘邦,刘邦不闪不避,也能凝视着他。
  这对“相爱相杀”的君臣,久久不语。
  【“当时的大汉内部依然是不稳定,而自己已经年老力衰,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太子看起来就不是个刚强能压得住权臣的人,皇后虽然厉害,但是毕竟只是皇后,不是皇帝。
  而韩信呢,他正直壮年。
  如果他死了,谁还能让韩信这样甘心俯首称臣呢?
  刘邦不知道。”
  “但这时候韩信是忠心还是不忠,刘邦大抵已经不在乎了。
  一个人是不是忠心的,那得等到他死了,一生盖棺定论才足以评价他。
  谁敢说曹操前半生不是忠于汉室呢?大家之所以称赞周公只不过是因为周公已经尘埃落定,可是周公生前多少流言蜚语攻讦他。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