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180)

作者:饼好吃 时间:2024-05-10 08:44 标签:无CP 系统 直播 宫廷侯爵 轻松 历史衍生 古代幻想

  随即他又升于谦为兵部尚书,让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
  “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一点,朱祁钰比绝大多数皇帝都要好太多了,别的不说,宋钦宗赵恒那个傻逼,当时那种情形,一边靠李纲,一边又防着他,分他权,简直大写的无语,大傻逼。”】
  赵匡胤眼皮一跳,随即安慰自己,没事,那是赵匡义的后代,和他没关系!!!
  【“于谦被放权后,调兵遣将,举荐人才,比如石亨。
  要知道石亨原来是大同守将的副将,在“土木堡之战”中战败后,单骑逃回,最后被贬官下狱。
  毕竟其他人都死了,皇帝都丢了,你居然没事还跑回来,这不降罪才奇怪。
  但于谦认为,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而且战败的主要责任不在他。
  于是将其释放,并委任以京师总兵官的重任,统一指挥京师步兵部队。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在后来的北京保卫战中,石亨指挥有方,英勇作战,战果显著,“论功,亨为多,晋侯”。
  可见,没有朱祁镇和王振这两个拖后腿的渣渣,明朝的将领还是很靠谱的。
  但是吧,能力和人品,有时候真的就是两回事。”
  李一一言难尽道:“后来朱祁镇能搞事,真是多亏有他,真替大明谢谢你了。”】
  朱祁钰脸色一变,除了愤怒之外,还有浓浓的不解和被背叛的痛恨。
  他对石亨可谓不薄了吧,即位之初,令他奉诏佩镇朔大将军印,换太子时,加封他为太子太师,对他是委以重任,他为什么要和朱祁镇同流合污?
  他原先被下牢狱还是因为朱祁镇的原因呢!
  只能说,朱祁钰还是傻白甜一点,不懂得利欲熏心的人的想法。
  【“说回于谦,在任命指挥官后,他又另以名将指挥京城的火器部队、骑兵部队和镇守大同、宣府、居庸关、紫荆关等重要关口,并严惩了一批贪生怕死、玩忽职守的将校。
  此外,于谦还改革了军制,把传统的“三大营”改为10个团营,使其更加适应防御作战的需要。
  在于谦的一系列准备下,加上这一个多月的整军备战,明军兵精粮足,士气大振,严阵以待。”
  “而转头瓦剌一方呢?
  他们俘虏朱祁镇第二天,就押着朱祁镇来到宣府城下,明英宗也十分“配合”,乖乖朝着宣府喊话,命令守将们“开关来迎”。
  八天后又被押到了大同,照样命令守军开门,据说朱祁镇还在城外发飙,他的亲信更是“以头触城门”大呼,场面十分热闹。
  而这两城的守将呢?此时左右为难,不得不躲起来。
  此刻大明的皇帝还是朱祁镇,朱祁镇的话就是圣旨,皇帝让他们开城门,他们如果出面,那么这旨接不接。
  他们不能接,但是也不能明着违抗旨意,于是只能避而不见。
  呵。”
  李一凉凉道:“为什么大家这么讨厌朱祁镇,你打仗打输就算了,大家还能勉强说是你识人不明,说你没能力而已。
  可是你被俘虏之后干了什么?不但不自杀以全大明王朝的尊严和颜面,反而还为敌人叫门!
  难道真的不知道,这城门一开会是什么结果吗?”
  “这真的就是皇帝自己把自己的国家都踩在脚下,让人肆意嘲笑践踏啊!你特么连雪乡二圣都不如啊!”虽然那两货大概是没机会发挥而已,但不管怎么样人家也没有做出天子叫门的事。
  嗯,顶多宋钦宗让个道士守城,然后人家大开城门把人放进来而已……
  算了,还是别对比了,都半斤八两。】
  朱瞻基只觉得血气上涌,差点脑充血而亡了。
  无能,还又自私又蠢,这真的是他的孩子吗?
  他居然还一度想要把江山交付的孩子?
  朱棣勃然大怒,随手拿起一块砚台就砸了过去,“你生的什么丢人现眼的玩意儿?”
  失魂落魄以至于没有躲被砸了个头破血流的朱瞻基一瞬间清醒了,他不想要这个孩子。
  大明不能有这样的皇帝!
  他闭了闭眼,“‘祖父,孙儿有罪,让大明落入这样的孽障手里,但一切尚未发生,孙氏毕竟还无错,将她送出宫吧。”从今往后,不必相见。
  这是她最好的结局,若是让祖父动手,必然不会容情。
  朱棣冷哼一声,这种时候还惦记着人。
  朱棣很想再收拾臭小子一顿,可是看着他满头血,终究没有下手,叫来太医给他包扎一下。
  算了,好歹没有为那个女人要生要死,知道什么最重要。
  另一个世界,朱元璋拎着剑鞘把朱棣狠狠抽了一顿,生的什么玩意!
  朱标欲言又止,忍不住还是捞了弟弟一把,老爷子是真的选择性忘记,那也是他的后裔。
  朱元璋:丑拒,不承认!
  少年朱棣: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jpg
  【“两位守将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当然要是我直接一箭把人射死,罪名都是现成的,就说这是冒充皇帝的贼子,死有余辜,皇帝在土木堡就“英勇就义”死了,还挽回一波皇帝的名声呢。
  啧,这可这真是太便宜朱祁镇了。
  以朱祁镇这只狗的所作所为,真的是千刀万剐也难书其罪好吧。
  要是守将不开窍真的“奉旨”了,这两座生命线一般的雄关,就会以兵不血刃的方式落到瓦剌手里。
  而长驱直入的瓦剌大军接下来会干什么还需要说吗?翻看史书多少例子都是现成摆着的。”
  李一充满怨气道:“哪怕这样,瓦剌还是凭借朱祁镇到处转悠,半个月的时间就敲诈了大笔金银绸缎。后来的北京保卫战,也是瓦剌打着“送明英宗回京”的旗号,打算带着这“肉票”一路敲到北京去。
  幸好当时于谦一下抓住了问题的症结:有朱祁镇在,将士们就会束手束脚,要想痛击瓦剌,保卫国家,就先要换皇帝!
  于是朱祁钰上位,朱祁镇变成太上皇,也让瓦剌意识到,大明不受朱祁镇这个要挟!”
  李一说到这个顺便吐槽道:“这里面朱祁镇他妈,也就是朱瞻基的真爱孙太后戏份也不少。
  在八月十八日,孙太后就召开御前会议,命郕王为监国,“暂总百官”商讨对策。
  紧接着二十二日,孙太后又下旨,立明英宗的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仍由郕王代理国政,以安定人心。
  这个时候孙太后还试图想要保住她儿子的皇帝之位,或者让孙子直接上位,想要把皇位留在她儿子这一脉,反正就是让朱祁钰白干活呢。
  当然,朱祁钰也是大明一份子,保家卫国是理所当然的,没说一定就是要他当皇帝才能干活。但是让朱祁镇还继续当皇帝,那就让人很难忍受了。
  这时候朱祁镇就是个罪人,他还配当皇帝,想屁吃啊!
  至于太孙继位,呵呵,首先被俘虏的那个是他爹啊。如果不管就是不孝,在名分大义上天然就受限朱祁镇,太孙继位和朱祁镇仍然当皇帝还什么太大的差别吗?
  然后,现在都这么危机时刻了,一个小孩子能干什么?也不怕大家先争权夺势,让大明提前亡国。最后,才两岁的太孙能不能顺利长大都是个问题,古代孩童夭折率那不是开玩笑的,到时候小皇帝夭折了,还不是轮到朱祁钰,那还不如朱祁钰直接现在上位呢。”
  “显而易见,朝臣也是这么想的。
  于是八月二十八日,王文上书朱祁钰,希望他以江山社稷为重,承继大统。
  当时的皇太子朱见深年仅两岁,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王直等大臣联名奏明皇太后,最终在九月初六日拥立朱祁钰为帝。
  当前朝统一意见的时候,孙太后的各种如意算盘也就直接落空。”
  “而朱祁钰登基之后,就下诏边关守将不得听信瓦剌的借口,使得瓦剌意图用朱祁镇的名义骗取财物、骗开关门失败。
  瓦剌气急败坏,发兵攻打北京。
  但是朱祁钰任用于谦等人,组织北京保卫战,整肃内部,调集重兵,安定人心,最终在同年十一月击退瓦剌,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