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152)

作者:饼好吃 时间:2024-05-10 08:44 标签:无CP 系统 直播 宫廷侯爵 轻松 历史衍生 古代幻想

  方士不可信,那天幕总是摆在眼前的。
  他想起天幕拿出来的据说可以修仙得长生的功法,就露出志在必得的神色。
  【“总之,以宋武帝一生的经历来看,他绝对当得起天降猛男这一说法。
  在关键的历史时间段横空出世,既力挽狂澜,也做出偌大的成就。
  可以说,没有宋武帝,南方都不知道会如何,北方胡人也将更加猖狂。
  如果说司马家族是造乱者,那么刘裕就是治乱者,鲁迅称他是南朝唯一一位值得肯定的君主,田余庆则说各种弊端的门阀政治就是被刘裕结束的。
  南北朝这一时期,几乎无人能出其左右。
  这就是宋武帝刘裕。“】


第108章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这位,他不是什么皇帝,他的一生不算漫长,他的死亡让无数人为之遗憾和痛恨,哪怕至今,人们依然深深的怀念他。”
  “有些人,活着和死了也没差别,有些人逝去千年,在人们心中依然永远的活着。”
  “他是将军,他也是诗人。”
  “他就是岳飞。”】
  岳飞微微一愣,他没想到,天幕居然会讲到他。
  【“宣和七年,金国灭辽国之后,大举南侵攻宋。是故宋徽宗禅位于长子赵桓,即位钦宗,次年改元靖康。
  是的,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靖康耻的靖康年号。“李一嘴角带着笑容,可是眼里却没有任何笑意。】
  靖康耻?赵匡胤狐疑的看向赵匡义,不用猜都知道什么是好东西。
  敌军大举入侵,正是国难当头的时刻,皇帝却传位给儿子,呵呵。
  赵匡胤只想再暴打赵匡义一顿,都什么玩意啊!
  朱元璋深深的吸了口气,有宋一朝都软弱无比,靖康耻更是叫人不耻,徽钦二帝也配叫皇帝?
  【“《道德经》有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说能承担国家的屈辱,才配当国君;能担当国家的灾难,才能统治天下。
  如果国家兴旺的时候,就高高兴兴做君主,一遇到危难艰险就丢下国家跑了,这样的人是不够资格做国君的。”
  “显而易见,宋徽宗宋钦宗既不能承担国之重任,也不能带领国家度过难关,相反,他们还贪生怕死,宁可投降屈辱苟活,使国家蒙羞,也不愿壮烈为国而死,这样的人如何能配得起国君之名,皇帝之称,天子之号呢?”
  李一由衷道:“我现在才知道,圣人真的不亏愧是圣人,早就有先见之明,才能说出这样有道理的话,可实在太有道理了。
  宋徽宗可不就是这样吗?国难当头就退位给儿子,不想自己留下亡国之君的头衔,我就纳闷了,这时候知道爱惜名声,怎么被抓到了就不知道为了名声着想一头撞死呢?”
  李一发自内心的感叹。】
  无论哪个时刻的宋徽宗都脸绿了,妖孽胡说八道什么呢?他这是忍辱负重好不好!
  李一:谢谢,请别侮辱忍辱负重四个字,把它让给有需要的人吧!
  【“宋徽宗是个渣宰,不代表宋钦宗就是个好货色,都是一脉相承的垃圾。”】
  宋钦宗绷不住了,他要收拾他爹留下来的烂摊子他也很难的好吧。
  人有力尽之时啊,没办法他能怎么办?为什么要这么骂他啊?
  【“靖康元年正月初二,金军攻破浚州,防守黄河北岸的宦官梁方平率禁军逃走,南岸士兵见主帅已逃,也纷纷溃散。
  初三,金军渡过黄河。
  消息报到京城,宋徽宗先行逃往南京。诶,奇怪了,传位给太子的时候不是病的不行了吗?怎么还有力气跑路啊???“李一一脸纳闷道。】
  宋徽宗时期的人纷纷掩面,丢人,皇帝这也太丢人了。
  【李一哼了一声,才继续道:“宋钦宗预感到京城难守,也有出逃之意,未及起驾,恰被李纲发现,经再三请求,方才退回。”】
  赵匡义都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这些真的是他的子孙后代吗?他怎么就不信呢?他明明打仗也是很可以的。
  【“李纲是抗金英雄,北宋名臣。
  宋徽宗即位后,立刻贬蔡京、童贯等人,然后重用李纲抗金。
  蔡京童贯是谁也不用在意,反正昏君配奸臣,一贯是绝配。他们就是这样的角色就对了。
  奸臣什么样的他们就是什么样,说多了都是浪费我的口水。“李一不屑道。】
  宋哲宗冷笑,“昏君奸臣?”他看向赵佶,“看不出来啊十一弟。”
  赵佶一个瑟缩,他辩解道:“皇兄,我肯定不会谋反啊。”
  宋哲宗呵呵了,谁问你是不是谋反了?就这胆子,说他会谋反宋哲宗自己都不相信。
  宋哲宗知道自己的身体不咋地,但是他即便是找宗室继位,他的人选也不是这端王啊。
  宋哲宗有些纳闷,心里隐隐有个猜想,但是不好说什么。
  他深深叹息,不管如何,他都不能重蹈覆辙。
  反正大宋不能交到赵佶手里。
  【“当时在李纲的坚持下,宋钦宗才开始倾向于守城,他令各地将官带兵“勤王”。
  李纲担负起保卫京师的使命。
  尽管如此,可是当晚钦宗还是偷偷准备好逃跑时用的车辆,决意逃离东京。
  第二天,李纲在上朝的时候,看到护送皇帝逃跑的禁军已经整好队伍,钦宗正要上车,李纲连忙劝阻,好说歹说才把钦宗说动,不再作出逃打算。
  李纲对钦宗左右说:“敢复有言去者斩!”禁军闻命,都拜伏高呼万岁,六军听闻,无不感动落泪。
  因为他们的家就在这里,他们怎么会想跑呢?小小的士兵都知道不想跑,想要死守,可高高在上的皇帝却不懂这个理,也是荒缪的可笑。”
  李一讽刺一句才继续道:
  “李纲做事雷厉风行,在三日之内,指挥军民修楼橹、安炮台、运砖石、设床弩、备火油,进行备战;又把前后左右四军中的前军布置在通津门外的通丰仓,后军守在朝阳门外的樊家冈,左右两军和中军留在城内,当作援军,作好了守城部署。
  在金军攻城之后,两次阻止金军的攻势。
  金军知道开封不易攻克,就改变策略,胁迫钦宗议和。
  廷议时,李邦彦认为兵弱将寡,主张割地求和。李纲则主张激励将士,誓死抵抗。
  钦宗采纳李邦彦的意见准备议和。
  见状,李纲只好请求出使金营,打算亲自谈判,可宋钦宗怕李纲刚直不屈,得罪金人,派柔懦的李棁赴金营议和。
  金人提出极为苛刻的议和条件:索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头,绸缎一百万匹;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镇;北宋的亲王和宰相必须到金营去当履行条约的人质。“】
  赵匡胤忍不住脱口而出:“狗屎,把这赵恒卖了都不值这么多!”
  宋哲宗阴着脸,对着赵佶道:“你们父子敢同意!”
  赵佶委屈的道:“那逆子做的事情和我有什么关系?”他是无辜的啊!
  【“对此,钦宗准备全部接受。”】
  “好家伙。”李世民牙疼,当年他继位之时,突厥兵临城下,他迫于时局,不得不签订渭水之盟,那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口他都收的很不情愿的,没两年就找回这个茬子。
  谁知道这大宋和谈就算了,还给了这么多???
  真有钱。他想。
  真有钱。刘彻也这么想,有什么多钱还不够招兵买马吗?造反都够用了吧?
  居然还能被外夷打进来?还能被包围都城??还白送给敌人???
  唐太宗和汉武帝都对此十万分不能理解。
  【“李纲坚决反对与金国订立如此屈辱的和约,他力争道:“给金人这么多金银,就是把天下财富都拿来也不够,何况一个京城?太原、中山、河间三镇是边防重地,怎能割让?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和敌人往返谈判,拖延时间,等候各地勤王大军到来,就可以反击,金军只有六万人,孤军深入,粮草不济,不可能长久坚持,等他们撤退渡黄河时,派军突然袭击,一定能取得胜利。“】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