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99)

作者:饼好吃 时间:2024-05-10 08:44 标签:无CP 系统 直播 宫廷侯爵 轻松 历史衍生 古代幻想

  直到蜀汉危机时,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激烈士气才允许为诸葛亮立庙。
  嗯,这时候倒是不用讲规矩了,呵呵。“】
  刘备:???
  当他觉得疑惑的时候,那不是他的问题,而是阿斗这臭小子欠一顿毒打。
  “啊啊啊——”屋子里顿时传出一阵惨叫声。
  刘禅坐在龙椅上忍不住动来动去的,仿佛屁股下有刺似的,他欲言又止,“相父……”刘禅在,忍不住痛骂未来的自己,干嘛老是让他买单。
  这件事可以分为两个角度理解,一个就是刘禅只是按照规定来办事,毕竟汉朝还没有皇帝给臣子立庙的事情,最多是功臣配享太庙;但也可以理解为刘禅咳咳,心里有怨气,毕竟被压制了那么久的孩子......
  诸葛亮倒是没有多生气,不让祭祀这件事还没有他听见阿斗投降并且说出乐不思蜀的话来的令他愤怒失望呢。
  而且立庙之事,他想了想温言道:“向来没有天子为臣立庙的旧例。”他的结局比历史上的权臣可好多了。
  刘禅默了默,他毕竟是个皇帝,不是傻子,当时不立是没有旧例,那为什么后来就可以p破例呢?这里面……
  很多人都露出一个玩味的表情。
  【“不过刘禅又出奇的没有为难诸葛家,反而是让诸葛瞻长大后娶了公主,并且“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成为当时蜀汉文官之首。”
  “比起那些一心为国,最后却不得好死,死后全家陪葬那种,丞相这样已经是抽了上上签了吧。”李一心戚戚道:“人果然是靠对比出来的。”】
  闻言,刘备才在诸葛亮的劝说下住手,算这小子还有点良心。
  他其实没有那么在意立庙的事情,有些人值得开这个例子,但是他在意的是阿斗是不是心中真的对孔明有怨,这才是他不能容忍的事情。
  他的继承人可以不聪明,但是总不能真的忘恩负义,没心没肺。
  商鞅叹息:“也不知我变法之后能否得一个善终?”尽管无论是什么结局他都已经心有准备。
  张居正默默的看着天幕,自古变法者不得好死,他的最后是怎么样的呢?
  可……张居正收回视线,继续写奏章,是好是坏都无所谓了,他愿为变法而死。
  国家已经到了不得不变法的地步,他若不做,又有谁来做呢?
  【“而丞相呢?手握大权,他几乎等同曹操一般的权利地位,彼时曹操被世人称为“曹贼”,而他如何?
  他生前备受景仰,“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
  他死后其完美人格更是让世人有口皆碑,“公殁后,未见其比”,“三代而后,可谓仅有矣”。】
  曹操:emmmm......
  他不服气,恨不得大喊:我也没有造反,我也尽心尽力的平定天下啊!
  皇帝是没有实权,但是诸葛孔明也是这么干的,怎么还骂他不骂诸葛啊?
  这就过分了吧。
  【“其实曹丞相做的也不算很过分,他也就是每次刘协搞事的时候反击一下而已。
  但是吧,曹丞相和诸葛丞相对待皇帝的方方面面已经体现他们的区别,所以曹丞相也就别叫屈了。“】
  曹操眨了眨眼,一脸无辜。
  君要臣死,可……臣不想死啊。
  【“主要吧,曹丞相碰见的不是刘备也不是刘禅,而是刘协,所以注定他们之间的矛盾早早就激化了,最后不得不陷入两难境地。”】
  曹操难得叹了口气,真要是刘阿斗那还确实不错,可惜......
  曹操有点酸溜溜,这真是人各有命。
  【“丞相是廉政自律的典范,被誉为“智慧之化身”,在他去世的一千多年后,他的智慧、才气、宅心仁厚、勤俭思想等已经成为后世的楷模。
  华夏民族优秀很多优秀的东西在他身上都能找到,他的风范被当作民族精神而一代一代传承。”
  李一目光里仿佛盛满晨星,奇亮无比,她兴趣盎然道:“从晋开始,唐宋元明清代代都为他追封,升官晋爵,赐庙加号。
  人们几乎找不到不推崇武侯的朝代。
  这是因为他崇高的理想与信念,他对蜀汉两代帝皇的忠臣感动了所有人。
  而他惊人的才干,他无比的能力,他强大的自制力都使人眼馋,多少皇帝渴望拥有一个武侯呢?
  可是如武侯这样的人终究是极少极少的。”
  “哦,说句额外话,我觉得两晋代代给丞相追封,是想把丞相作为一个典范吧,告诉臣子们学着点诸葛亮,而不是学他司马家。
  呵呵,立身不正的人就是做贼心虚,同样是托孤重臣,同样是复姓,怎么就天差地别呢?说多了晦气,晋朝还是别玷污我丞相了好嘛。“】
  两晋的皇帝脸都绿了,天幕实在太不留情面了,他们都看见朝臣在窃窃私语了。
  【“还是继续夸夸我丞相大人好了,跟大家说个搞笑的,亮亮和备备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君臣合祀祠庙,大家猜猜这是为什么呢?”】
  刘备想了想,突然不好意思道:“难道是孔明以后还想和我一起……”
  诸葛亮沉默一下,这个吧……他打算功成就身退,并没有想一直跟主公在一起来着。
  【“提醒一下。”李一忍俊不禁道:“从前这座庙叫做昭烈帝庙,但是现在已经叫武侯祠啦。”】


第65章
  【“刘备陵寝始建于公元223年,诸葛亮专祠建于唐以前,与刘备的昭烈庙相邻,所以说最开始武侯祠和昭烈帝庙是分开的,没有合在一起的,一直到明朝啊,有个王爷,他是个大聪明。”】
  朱元璋:?听着怎么不像是夸奖。
  【“他看见武侯的香火比昭烈庙旺盛,于是就干脆把二者合在一起,好家伙,这是要让备备蹭香火吗?”
  李一捂嘴笑道:“后来历代统治者想方设法突出代表皇权的“汉昭烈庙”,但成都的百姓偏偏就要称它“武侯祠”,这样的“拉锯战”持续了一千多年。
  主要是吧,武侯确实为百姓做了很多事情,大家都发自内心的感激,一代代留传下属于他的传说,成为一种习俗一种信仰了。“】
  “看来这诸葛亮确实声名斐然。”两汉的人都露出意外的神色,也有可能是刘玄德死的早,统治蜀中没有多少年,而诸葛孔明却是牢牢扎根蜀中那么多年,实实在在的为那个地方做了很多事情。
  刘备思索一下也大概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如孔明得百姓敬仰了,听天幕说孔明做的那些事情,他都为之叹服,“这是孔明你爱护百姓所以他们知道了,也回以爱戴啊。”
  诸葛亮微微松了口气,主公没有介意还好。
  三国以后的蜀中的百姓都不由的点头,他们都是听着武侯的故事长大,何况时至今日他们都还在享受武侯的遗泽,当然要祭拜武侯感谢他的馈赠啦。
  【“说到这个还是重新说一下关于丞相立庙的事情,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死后,由于蜀汉人民对他的热爱,蜀汉国治下的许多地方便纷纷上书,请求为诸葛亮修建祠庙。
  但当时朝廷认为,觉得不合礼制,而且若在京师成都建,也怕冲了祖庙,没有采纳。
  二十多年后,中书郎向充、步兵校尉习隆等再次上表刘禅,请求为诸葛亮建祠立庙,这一次刘禅同意了。
  当然还是不能在成都建庙,只能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
  但是,蜀中百姓仍不满意,开始四处为诸葛亮建祠修庙,甚至在刘备墓葬旁也建起了武侯祠。“李一简单说了一下,“这件事具体就是这样,其中有什么考量与当时的蜀汉情形也有关吧,这里就不多说了。
  值得一提的是,君臣合庙的就是刘备惠陵处的这两个庙。
  彼时宋元战争之后,蜀中文化古迹受到重创,于是对杜甫草堂、青羊宫、万福寺等景区予以修缮和保护。
  到了昭烈庙和武侯祠时,蜀王看见了相邻的两个祠庙呈现截然不同的状态,刘备坟茔“孤冢累然”,旁边的武侯祠却香火兴盛,顿时很不是滋味。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