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339)

作者:饼好吃 时间:2024-05-10 08:44 标签:无CP 系统 直播 宫廷侯爵 轻松 历史衍生 古代幻想

  贞观年间,光是魏徵就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唐太宗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可唐太宗最后都一一收下这些谏言,加以改正。
  还有王圭、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等人,皆以极谏知名。”
  “在唐太宗时期,臣子谏言是非常频繁常见的事情,唐太宗当然不是什么老好人性格,更不是会被臣子欺负的那种人,他也会有生气,愤怒的时候,但是最后又往往能忍下愤怒,反思纳谏。
  这也可以看出贞观年间的风气,所以才能创建了一个精干、廉洁、高效的政府系统。”
  “说起来,在后来,大家夸一个朝廷好,就喜欢说有贞观遗风。”】
  二凤陛下转头找老婆去了,要夸夸!
  长孙皇后含笑道:“二哥自然是最好的。”她的夫君,一直都是最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也一定会成为最好的皇帝。
  【“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当时政治清明,社会出现了‘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现象。据说有一次岁末处理死刑犯时,唐太宗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隔年秋天再回来行刑。结果隔年,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
  李一都仍不住啧啧称奇,因为人都是自私怕死的,也不是谁都会担心逃跑而连累家人,要是真的品行都这么好,就不会都是死囚了。但是居然就真的不跑了?
  这只能证明,唐太宗人格魅力无敌?呸,开玩笑的,分明就是在说当时的治安很好,连犯人都知道逃跑没有希望好嘛!
  “史书里面不止一次强调唐太宗重视吏治的清明,他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风评;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廷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都是自励廉能,这些都大大提高政府效率。”
  “贞观时期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商业发达的时期,当时新兴的商业城市像雨后春笋般地兴起。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华夏。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扬州、益州和西北的沙州、凉州。
  至于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更是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而自汉武帝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更是一直是联系东西方物质文明的纽带,彼时唐朝疆域辽阔,唐太宗在西域设立了安西四镇,西部边界直达中亚的石国,为东西方来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
  当时丝绸之路上的商旅不绝于途,品种繁多的大宗货物在东西方世界往来传递,使丝绸之路成了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
  “至于军事上,贞观一朝对外战争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没有对手。”
  “使四方宾服,各国来朝,唐太宗甚至道: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李一哈哈笑道:“广纳八方,无论是哪个民族,入了大唐,就是他的子民。”
  “正确的解释当然是唐太宗对各民族持着包容开放的态度,但是以当时大唐用武力打造出来的气度,这句话也可以这么理解:叫爸爸,不叫打你们。”李一揶揄道,这都是被打服的,乖巧听话的,唐太宗陛下当然会爱他们啦。】
  咳咳,什么爸爸,都是朋友。李世民谦虚,了不起就是让他们加入大唐这个大家庭,对吧?
  【“当唐朝灭东突厥后,唐太宗采取了“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之策,尊重和保留突厥的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设置了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妥善安置归附突厥降户,又在突厥原居地设置了定襄、云中两都督府对突厥留居民众实施管理。
  这些都督府的都督均由突厥本族首领担任,可以世袭,创立了新的羁縻府州制度。”
  “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被回纥等族拥戴为“天可汗”,成为各族的共主和最高首领,各族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建立了一条“参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驿,各有马及酒肉,以供过使”。
  从此,“以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诸蕃渠帅死亡者,必诏册立其后嗣焉”,形成了少数民族政权首领例由唐廷册封的制度。
  唐太宗还实行了与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和亲的政策,以婚姻亲情的方式协调强化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减少了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隔阂,增强了各民族间的广泛互补和血肉融合,实现了多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宏大局面。
  正是在唐代,中华民族新的代称——“唐人”形成,奠定了现代中华民族的基础。”
  “自信、包容、豪迈、强盛。
  当人们回顾历史时,为“唐朝”赋予的人格化侧写,每一个,都像极了他的个性。“】
  朕都会夸的不好意思了。唐太宗陛下笑容明媚,心情舒畅,感觉自己就是来接受表扬的。
  美滋滋.jpg


第313章
  刘彻陛下表示,谁还不是少年天子啊?他的一生也不曾虚度过啊。嗯,反正他觉得他过得很充足。
  李世民回忆一下过往,是挺精彩刺激的,而现在的生活,看起来平淡,但是也充满重任。
  他骤然一笑,其实天幕前面说的不对,他不是被困于宫内的凤凰,而是自愿栖息于此。
  战场固然让他觉得血液沸腾,充满刺激,但是现在的生活,也是他的选择。
  选择把这片土地纳入他的羽翼下,保护这片土地,然后看着她欣欣向荣,繁荣富强。
  他从不后悔这个选择。
  【“从东汉末年开始,华夏就进入了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一个时期,只要有点实力的都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
  从三国、两晋到五代十国,这些势力轮番登场,在将历史装扮的五彩缤纷的同时,也将大好河山折腾得四分五裂、支离破碎。
  诚然有些势力可以短暂的庇护一方一时平安,可是没有统一,战争总是很快到来。
  而由于常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尸横遍野,人口损失的幅度也成为历史上最显著的时期之一。
  在这几百年里,华夏的经济发展遭到重创,文化领域更是几乎陷于停滞。
  而后,是杨坚结束了这长达四百多年的分裂局面。”
  “可谁也想不到隋朝的统一是如此的短暂,不久,持续了三十多年的隋朝也灭亡了,中原王朝再次陷入混乱。”
  “华夏真的能再度恢复一统,再回汉时的强大吗?谁也没有信心,谁也不敢想。”
  “毕竟此时距离杨坚结束南北朝割据的局面也不过三十七年,短暂的连一代人的人生都还没有结束。”
  “如果不是唐太宗短短几年就收拾完隋末的烂摊子,可能局面比西晋五胡乱华之时也好不到哪去,毕竟当时草原也强大起来,正在一旁虎视眈眈。”】
  亲生经历这些的人才更明白当时的绝望,也比谁都更渴望现在的日子能一直下去。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啊。
  【“唐太宗是从隋朝走过来的,从太平年间到政治诡谲再到乱世,他虽然年轻,但是已经有了足够的经历,已经见识了太多。
  正是因为亲眼看着隋朝的崩塌,所以他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又励精图治,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
  对内,他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对外,他开疆拓土,攻灭**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
  他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尊称为“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了重要基础。”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李一轻笑道:“多么壮阔的画面啊。”
  “我曾经想过,如果没有唐太宗,那么在几百年混乱黑暗的历史之后,在短暂的统一之后再度破灭的残局还有谁能拯救?谁还能再度成就大一统的民族复兴与新局面的开创?”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