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291)

作者:饼好吃 时间:2024-05-10 08:44 标签:无CP 系统 直播 宫廷侯爵 轻松 历史衍生 古代幻想

  “这当然不是说元稹这个人很差劲,在女色上是很差劲,但是作为朋友兄弟,他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不然白居易也不会和他成为至交好友。”】
  元稹摸了摸鼻子,哪有那么夸张,他那叫做情之所至,心动不如行动。
  白居易摇摇头,好兄弟哪哪都好,唯独女色上实在令人诟病,看吧果然流传到后世了。
  【“只能说人有两面,就是要分开看。”李一撇嘴,身为女人的天性让他实在对元稹这点很嫌弃。
  转而她又想到一点,“说起来《莺莺传》也是出自元稹手里,想不到吧?《莺莺传》作为戏曲流传千古,不要太有名了,但是这个故事出自元稹手里居然有一种奇怪的气质相合的感觉。”
  李一有点一言难尽,莺莺传这个她打小就知道故事居然是课本上才认识的诗人元稹写的,出乎意料又好像很理所当然。虽然她并不喜欢这个故事就是了。】
  元稹嘿嘿一笑,写个话本故事怎么啦,这年头谁还不能有点小爱好啊。
  【“总之,元稹和白居易这种长情又深情的人真的就是完全不同的作风,这两个人居然能混到一起,还成为历史都盖章的好朋友,果然是......”李一想了想,“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活着,总能看见各种不可能的事情发生。”】
  元稹表示不服,他和乐天哪哪都合得来好嘛,有那么奇怪吗???
  白居易忍俊不禁,揶揄道:“看吧,叫你收敛点不听,变成奇观了吧?”
  元稹深深郁闷了。
  【“当然,只从才学上来说,他们交好也就不奇怪了。”李一笑了笑,其实她也不讨厌元稹啦,毕竟也是打小就认识的诗人,先入为主,实在讨厌不起来。
  只要远离历史人物的私生活,就会发现他们还是那么可爱。
  李一转回正题:“白居易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唐朝最高产的诗人之一,他写的诗歌很通俗易懂,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
  在他的笔触下,既有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对祖国河山的倾情赞美,也有“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暖心话语,更有悲天悯人的观刈麦等诗。
  而在文学上他又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作为诗人他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当然,从政为官他也兢兢业业。
  在政治领域中白居易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可以说,不管是在朝廷为官还是在地方任职,他的心里始终有着百姓二字。“】
  白居易有些怅然,他得到了很好的评价,可是,这于国家好像也没什么用处。
  何况在后世,他似乎始终以诗人文人的身份为众所知。
  如果可以,谁不想如诸葛武侯一般。
  诗词歌赋,终究只是爱好罢了。
  【“说起唐诗,就一定不能不说宋词。
  唐诗宋词,这是屹立华夏文学史的两座丰碑。
  他们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照耀了古今无数人,多少人是听着这些诗词长大的。”
  “历史上有伟大的诗人,自然也有伟大的词人。”】
  宋朝文人纷纷精神一振,唐诗是很不错,可是他们的词也是极好,奈何天幕一直不说,让人郁闷,此刻天幕一说起,各个振奋起来。
  【“读宋词,你一定不可错过岳飞的满江红,那是满腔的爱国热血,是宋人决不能忘记的国仇家恨,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豪情壮志。
  读宋词,你一定不能错过柳永的雨霖铃,那是千古以来永恒不变的主题,是离愁,是‘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入骨思乡之情。
  读宋词,你一定不能错过辛弃疾的永遇乐,那是伤古怀今的愁绪,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悲愤。
  读宋词,你一定要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读宋词,你一定要读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读宋词,你一定要读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读宋词,你一定要读何须论得丧,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
  读宋词,你一定要读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读宋词,你一定要读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些无一不是最经典的宋词,是华夏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是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李一缓缓吐了口气,“可是读宋词,你一定要读苏轼。”】
  苏轼也不是第一次被天幕提过了,他已经过了知道自己名垂青史的兴奋,现在就很想知道,天幕对他各种夸奖会不会像之前那些一样给些能帮助国家的好东西。
  【“苏轼之于宋词,就如同李白之于唐诗,失去李白的唐诗将少掉无数经典,变得黯然,而失去苏轼的宋词,如断一臂,少了最耀眼的那轮明月。”
  “我看过这样一个说法,如果要从浩瀚星海中撷取一颗作为宋代文化成就的代表、士人精神的标杆,那么人们大多会把目光聚焦到同一个人身上,那就是苏轼。
  他是千载以来文人们的精神绿洲,是最豪迈洒脱的大美食家,是我们和蔼可亲的苏东坡。”
  “谁能不爱苏东坡呢?”
  “没有人能不爱李白,所以也没有人能不爱苏东坡。”】
  不愧是他哥。苏澈抿唇一笑,他的兄长,虽然有时候各种不靠谱,但是论才华,他长这么大就没有见过还有比他的兄长更厉害的,和李太白并列齐名,那是应该的。
  苏轼显然不值得自己在弟弟心里这么牛逼,但是他还是忍不住笑了,毕竟那可是李白,哪个文人不看李杜。
  李白先被宋词吸引了,实在是李一举例的每一首宋词都太过经典,哪怕每一听过宋词的人,被这么一通灌输下来都只觉得惊艳绝伦。
  这样有别于诗的另一种题材实在有意思。李白想,看起来蠢蠢欲动,很有学习精神。
  随后,他又被苏轼所吸引。
  能在天幕说了无数经典之后还脱颖而出,想必非同寻常。李白暗想,当然,也有因为天幕拿他相比较所以更加注意的原因。
  而杜甫则好奇,‘没有人能不爱李白,所以也没有人能不爱苏东坡。’的苏轼又该有何等作品才能得到这样的评价。
  毕竟,他都是死后那么久才慢慢和太白兄并列齐名的。小迷弟杜甫不承认他酸了。
  【“苏轼的作品其实我也曾经说过一两首,都堪称千古名篇。”李一兴致勃勃道:“但是一两首词又如何能表达得完苏东坡呢?”】


第257章
  【“说起苏轼你第一反应是什么?噔噔噔,是东坡肉!”李一斩钉截铁道。】
  有在听没在听的人都缓缓打出一个问号,啥?啥?啥?
  东坡肉,什么东东!
  【“对,没错,就是东坡肉,吸溜ω”李一一副嘴馋道:“东坡肉,也就是红烧肉,一道流传千百年的著名菜色,现在大家提起红烧肉,就不得不提起将吃红烧肉事业推向高峰的人,也就是苏轼苏东坡。”
  “有道是——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李一捂嘴笑道:“这首《食猪肉》诗,就是出自苏东坡之手,不难看出他不仅是“每日早来打一碗好吃”,而且,还深谙红烧肉“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的烹饪之道。
  若论大美食家的话,没有他我是不服的。“】
  苏东坡颇为自得的撸了撸胡须,那确实是好吃又美味。
  【“众所周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猪肉由于令人诟病的饲养方式所以是上不得台面的,也就是富者不肯吃。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