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335)

作者:饼好吃 时间:2024-05-10 08:44 标签:无CP 系统 直播 宫廷侯爵 轻松 历史衍生 古代幻想

  说道这里,李一轻咳一声,“黄河治理当然是重中之重,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咳咳,咱们猪猪陛下是真的双标。”】
  汉武帝时期的文臣武将们也缓缓打出一个问号:这个将军以下,是不是不包括卫霍这二位啊???
  猪猪陛下眨眨眼,理直气壮的想:黄河多危险啊,他的大将军怎么能去,万一没了,谁给他打匈奴啊?
  当然,这时候还没有失去他的大将军和冠军侯的猪猪陛下不知道,没几年他的大将军也要没了,而且,他的冠军侯在这个时间早就没了。
  他只是撇嘴想:看看,这人都上去堵黄河,不就搞定了?别让他知道又是谁在搞鬼,不然通通记小本本。
  【“为了防止河水再一次泛滥成灾,汉武帝又让民众修好了黄河分洪的两条渠道,于是“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
  “此外,汉武帝还注重农业发展,他任用赵过为搜粟都尉,推广代田法和牛耕,改进农具,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使西汉社会转危为安,为昭宣中兴奠定了重要基础。”
  “而在经济上,他改革币制,禁止郡国铸钱,推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颁布算缗、告缗令,向商人征收重税等。”
  “至于军事那就更是不必再多说了,大汉帝国双壁的荣耀就是汉武帝陛下的荣耀,不是吗?”】
  刘彻笑得畅快,是极是极。
  【“从汉武帝即位后,大汉的面貌看不一样了。
  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
  这样强悍的大汉,就是由汉武帝缔造的。
  自他继位起,就一改之前的防御性国防政策,出击周边四夷,对外战争贯穿其在位大部分时间,对匈奴、闽越、东越、南越、朝鲜、西南夷、西羌、车师、楼兰、大宛等国家或民族发动了至少二十八场战争。
  他灭南越、闽越、东越、朝鲜等,降伏车师、楼兰、大宛、西羌、西南夷等,大大降低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
  这一系列战争“所辟疆土,视高、惠、文、景时几至一倍”,使华夏“千万年皆食其利”。”
  “他还积极经营西域,断匈奴之右臂,同时达到“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的目标。
  他的功绩还有很多很多,今人很难论及他的功过。
  千秋以来,他依然如一轮骄阳,熠熠生辉。”
  说道这里,李一舒了口气,目光熠熠,“在当时,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这种视天下于无物的霸道和神性,我所见的上一个是始皇帝啊!
  而这样光辉而灿烂的华夏,只在汉唐可见,哪怕是往后的大明,那都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有骨气,但是,没有了这样的霸道和强势了。”
  “司马迁曾评价:“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
  “虽然很多人都觉得司马迁大大对汉武帝和卫霍都有失偏颇。可是,哪怕如此,在他笔下记录的汉武一朝,在他笔下记录的大汉帝国双壁,就已经耀眼无比,光辉灿烂了。”
  “而今,我惟愿,骄阳如汉武陛下啊,愿您千秋万代,愿大汉永昌,最重要的是,愿大汉帝国双壁,永远在您身边。”】


第309章
  【“在华夏历史上,特殊的皇帝很多,有好有坏,但是这一位仍然称得上非常特殊,他是无数文人雅士心中的白月光,他历来被帝王们所推崇,在他以前,汉文帝是公认的明君,在他之后,哪怕是汉文帝都要退避一舍。”
  “在他的时代,没有灭过国的武将不足以提名;在他的时代,百花齐放,没有谁能独占鳌头;在他的时代,他就是天下第一名将!”
  “如果一定要公推华夏第一明君,那么我想,除了他,应该没有人能稳居第一吧。”
  “唐太宗李世民,一个哪怕死后无数人,都会被哭陵的神奇皇帝。”
  “你喜欢唐太宗吗?”李一悠悠开口,随即便自语道:“我想,无论你喜不喜欢他,都会一定会喜欢他缔造的大唐盛世。”】
  李世民骤然笑了,大唐盛世嘛,真是好美丽的一个词,他一生都将会此而追逐。
  【“有道是多难兴邦,可是我却由衷的希望,这片大地不要有那么苦难。父母常常希望子女能喜乐平安即可,不必求什么大富大贵,大抵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吧。”
  李一叹了口气,“可众所周知的是,华夏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平心而论,生逢乱世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幸的:百姓流离失所十室九空,贵族子弟亦不得不委身于反王,忠直被杀者有之,妻离子散者有之,里居避祸者有之,饥寒采樵者有之……”
  “面对乱世,每个人都做出不同的选择。”
  “而我们的唐太宗呢?他选择征服乱世。”
  “伟人曾经评价唐太宗是‘太原公子,褐裘而来。’意思就是说,他身为“太原公子”,本可以坐享富贵荣华,但他却志存天下,平定乱世,成为旷世英雄。”
  “很显然,大家欣赏的目光总是一致的,譬如此刻,我和伟人一样,都很欣赏唐太宗陛下啦。”李一心想,这也算是和伟人有同款的喜爱吧嘿嘿。
  “在诗词歌赋里面,我们总能读到很多壮志未酬的作品,我们为他们遗憾,为之怅然,就说房玄龄吧,都说房谋杜断,作为大唐非常有名的谋士和相辅,他很厉害,而事实上他也确实是十八岁就举本州进士。可谁能想到祸从天降呢?
  他倒霉的碰见汉王杨谅谋反,因在汉王封地上任职而被“坐事,除名徙上郡”,从此悄无声息了呢。
  要知道,当房玄龄遇上他的知己明主那一年,他已经38岁了。”
  李一象征性的遗憾了一下,然后转头就激动道:“但是!唐太宗大抵就是他们的反面例子吧。”
  “在这里,我一定要说一句:天不生他李世民,隋末乱世如长夜啊。”
  李一光棍的表示:“我们不倡导个人主义,但是英雄不一样,而且也总有其存在的道理。在隋末,群雄并立,放眼那么多诸侯势力,谁能真正压服谁呢?哪怕是名义上的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实际上也是诸侯王级别罢了。他李渊当然也有做过统一天下的美梦,但实际上,从他进入长安,从他当上皇帝那一刻,他就雄心壮志也在逐渐消失了。”
  “如果没有李世民,谁也不知道诸侯割据的时代是不是再一次来临。”
  “历史没有假如,但是我们实事求是的说,那就是遍数当时诸侯,无一有天下主之像!”】
  李世民摸摸下巴,其实李密还可以,窦建德也不错了,王世充也马马虎虎吧,嗯,虽然都是他的手下败将嘿嘿。
  房玄龄淡淡的笑了笑,他运气不好吗?正常人和谋反沾边,哪里还能再起来,可他不但起来了,还相中了明主,这位明主还带领他们走上不能想象的盛世,他分明已经运气了得了。
  【“咱们的太原公子啊,他的人生一直都是光辉灿烂的。
  比起绝大多数人,他的人生其实是可以选择的,可以选择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世家子弟,可以躺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王侯。”
  “可是在乱世来临的时候,他第一反应就是站出来。”
  “他又比绝大多数人有担当,有勇气。”
  “我们常常说霍去病是少年英雄,可事实上,他比霍去病还要更早的走上战场。”
  “在他十六岁的时候,他就已经锋芒毕露,走上天下这个大舞台。”
  “太原公子,褐裘而来,披风沐雨,攻无不克,血盈满袖,洒之复战。”李一忽而轻叹,“世民此来,非是问鼎之轻重。”
  “他一直都不是。他有争霸的心思,但却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想当帝王;而比起帝王,他更有一颗心怀天下苍生的心。”
  “我一直认为,他是在拯救那个破破烂烂的世道。”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