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92)

作者:饼好吃 时间:2024-05-10 08:44 标签:无CP 系统 直播 宫廷侯爵 轻松 历史衍生 古代幻想

  刘禅眨眨眼,对啊,那相父都夸过的人肯定靠谱,他听相父的,用这些人就对啦。
  诸葛亮沉默一下,有些头疼,想着回头是不是该多看一些年轻人,毕竟……他现在推荐的人其实也有些年纪了。
  一般能混出头的,处事经验丰富的官员肯定是多少有些岁数了。
  偏偏陛下年轻,到了晚期可不就人一个个都走了……
  诸葛亮想:得给陛下找些年轻的,靠谱的,烈性些的,看看能不能潜移默化一下陛下。
  至少性子不要那么软!
  唔,那姜维和好像和陛下岁数比较相近。
  今天的诸葛亮也在为蜀汉尽心尽力。


第60章
  【“出师表前半部分很好的分析当时不容懈怠的政治形势,希望后主励精图治,迅速改变龟缩于西南一隅的被动局面,如此才能有望北伐,兴复汉室。”
  “由势入理,起笔峥嵘,让人觉得振聋发聩。”
  “而下半部分就更绝了,是我超喜欢的一段。”
  “以“臣本布衣”开头,由人到己,另辟蹊径,简直别开生面好吧。”
  我只是一个平民,在南阳耕种,“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乱世里能活着就很好了,哪里还去想扬名的事情,但是先帝却不嫌弃我身份地位低微,而是委屈自己,亲自来到这里,“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这里当然是孔明大大自谦啦,我永远舔爆他的盛世美颜和绝世才华好吧,要不说备备最后能发家还是有点眼光的,知道为了求取贤臣必须有所表现,要不然你啥都没有,人家干啥要跟着你啊。”
  也真亏他这时候遇上的是丞相,毕竟当时流行养望,世家子弟多名望,还真不一定有真才实学,即便有,也不一定是那种能治国理政的大才。
  但是刘备就是突然又点亮他那奇妙的幸运值,把握住亮亮这张UR卡,没点天命在身是真的get不到这种感觉。
  三顾茅庐,哈哈哈他已经能想到备备当时有多么渴求贤才的那种心情了,不然不会碰了一次壁还去第二次第三次,就是不想错过,万一这真的是个大才呢?
  结果还真是,他去第一次亮亮无动于衷,他去第二次亮亮仔细考虑过,但是觉得他背什么机会了,什么不想理他。
  结果他不死心还去第三次,好歹也是一个已经有名气有地位的诸侯,却为了一个还不能确定底细的所谓人才如此放得下身段。
  亮亮终于动容了,觉得备备有这样的毅力恒信还有这样的重视人才,还是有见一见的必要的。
  于是这一见就不得了,这个人,居然挺不错的?“】
  刘备深以为然,可不是嘛,还好他没放弃,要不然肯定就错失孔明了,那才亏大了。
  想到这,他就得意了,去三次其实也是真的想抓住一个机会,万一呢?
  结果居然真的就得到孔明这样的大才。
  还好。刘备笑眯眯的,心情舒爽。
  【“先帝都已经这么有诚意了,我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呢?“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来出事了,我们遭到大败,情形很严重,我“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现在想想,原来已经过去了这么多久了,当年先帝临终前对我委以重任,这些年来,我“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兢兢业业这么多久,就是唯恐辜负了先帝的信任,而今我们已经修生养息很久了,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甲已经充足,条件都到位了,我应当统率三军,北定中原,以便竭尽我拙劣的能力。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其他的事情当然是交给对应的人负责。”
  “在
  第二部 分,诸葛亮叙写自己二十一年来的情况,历数先帝之殊遇,一是三顾茅庐使之出山效命,一是倾覆之际使之出任丞相,让他从一个布衣身分一跃而为极位重臣,由躬耕隐士一举而成三军主帅。
  他为此感恩戴德,也强调说明以上进言纯属忠谏,叫后主听来觉得舒徐入耳。也以自身经历树立一个榜样,让后主学着点。“】
  诸葛亮:天幕说的委实直白。
  刘禅倒是连连点头,就是吧……他学着好像也没用,相父这么厉害,他肯定不可能比啦。
  【“啊出师表真的是刻入我的DNA了吧,毕业多年居然还记得一清二楚,背诵更是简单,可见我当年受到了什么样的摧残。”李一吐槽道:“我对丞相,真是又爱又恨啊!”】
  诸葛亮笑吟吟的不语。
  张飞摸了摸心口,诚实道:“我怎么就听着那么舒坦呢。”
  其他人顿时又笑成一堆,可不是,之前都是天幕迫害他们,现在一听,原来天幕早就被迫害过了,那他们就放心了。
  李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众人:没有!!!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最后一段就是重点中的重点,丞相前面铺垫了那么多,最重点自然是为了强调北伐的重要性,他先表明自己二十一年如一日,竭忠尽智,今后仍一如既往,忠心不改,余力不遗,使后主托之以讨贼兴复之任。
  而出征在外大后方特别重要,当然要先稳住皇帝,彼时他一离开就不知道多久,所以要小心小人进谗而不予信任,坏了大局,也更加劝皇帝要听得进贤臣的话,不要脑子发昏啊!”
  李一边说边心有余悸的点头,“丞相可真是想的周到,上一只完颜狗十二道金牌使大宋收复山河之事功亏一篑,简直要气死人。
  但我不认为锅全在小人身上,小人当然要被扎小草人,但是完颜狗自己就是垃圾,不然干不出这种事情。
  渣渣才能凑一堆,就如同明君治下不是没有小人,只是小人出不了头而已。
  而昏君治下奸佞无数,那是因为昏君自己昏聩,给小人机会。
  所以要骂就要整整齐齐的骂,而不是只怕小人,昏君更该骂!“】
  大宋开国皇帝:???
  “什么完颜狗?什么十二道金牌?”赵匡胤眼皮直跳,虽然但是他大宋皇帝姓赵啊,难道被哪个小瘪三篡位了?
  不可能啊,国号都没换。
  那为什么能蹦出个完颜来?这个姓氏不是汉姓吧?
  还有金牌这种东西是拿出来玩的吗?才能一次性拿出十二块来?告诉他是哪个昏君他非废了不可!是天要塌了才能一次性连出十二金牌!
  赵匡胤想到前几次天幕偶尔提及大宋的事情,就充满不详的预兆,这都是什么东西啊!!!
  【“诸葛亮为了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因而文中兼叙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许国的经过。
  又由于诸葛亮对**无限忠诚,披肝沥胆相待,因而言词充满着殷切期望之情。
  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发自肺腑,谁看了不动容呢?”
  李一上一秒星星眼:“丞相和备备果然是双向奔赴呜呜呜。”
  然后下一秒冷漠脸:“幸亏刘禅识趣,不然敢妨碍我丞相的北伐大业,我绝对会……哼哼。”】
  “女人变脸的速度啊。”刘邦啧啧称奇。
  吕雉:呵呵,看来是没有见识过戚姬的功力呢。
  刘禅扁嘴,他才不会呢,哼!
  哼哼哼!他想了想,比天幕多哼一声,证明他的决心。
  诸葛亮揉额,只想说:还是两个孩子呢。
  换而言之就是,幼稚。
  【“在出师表短短六百余字的篇幅里,先后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
  可以说“报先帝”和“忠陛下”的思想贯穿全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后主着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的“兴复汉室”的大业。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