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241)

作者:饼好吃 时间:2024-05-10 08:44 标签:无CP 系统 直播 宫廷侯爵 轻松 历史衍生 古代幻想

  继位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
  立太子时,‘因赐天下民当为父后者爵一级。’
  立皇后时,‘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赐物及当禀鬻米者,长吏阅视,丞若尉致。不满九十,啬夫、令史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
  文帝三年,巡行太原时,‘见故群臣,皆赐之。举功行赏,诸民里赐牛酒。复晋阳、中都民三岁租。’
  文帝七年,‘夏四月,赦天下’。后元四年五月,‘赦天下’。十三年六月,‘赐天下孤寡布、帛、絮各有数。’
  如果有了天灾,汉文帝更是要给百姓发放补助l,后元六年,‘夏四月,大旱,蝗。令诸侯毋入贡,弛山泽,减诸服御,损郎吏员。发仓庾以赈民。民得卖爵。’
  从“大赦天下”到“赐物存问”,汉文帝一心为民,忧民所忧,急民所急,总是极力安抚百姓,救助孤寡老人,将“施德惠天下”贯彻到底。”
  “可以说,汉文帝体恤民情的思想与行为得到当世和后世的高度评价,《宋史》说:“汉文帝盛德之主。”诚然如此。
  也无怪后世的人对他评价都很高,司马迁说他是个仁君;班固评价他在位的时期西汉: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一个和平时期的君王的最高评价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了吧。”
  “但你说他是好人吗?
  不然,放眼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史中出现的雄主圣君不在少数,但是,人们只会发现,好人是做不了好帝王的。
  始皇帝统一华夏,却有“暴政虐民“之嫌疑;
  汉武帝驱除匈奴,开创了汉家百世之基业,但是留下了“穷兵黩武”的骂名;
  唐太宗缔造了贞观盛世、亦有万国来朝之威严,却抹杀不了“弑兄屠弟”的篡位事实;
  宋太祖有终结乱世、恢复华夏之功业,却有“陈桥兵变”、“霸占小周后”之污点;
  明太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却故步自封、屠戮功臣;
  明成祖文武并进、开创永乐盛世,但是留下了“起兵篡位、赶尽杀绝”的骂名。
  而汉文帝呢,妻儿死的悄无声息,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疑点,对亲舅舅该狠心照样狠心。”
  “想当初使者来让刘恒去京都当皇帝,可谁都担心这是个陷阱,是他舅舅薄昭冒着生命危险帮刘恒入京打探消息。而刘恒登基之后,也投桃报李,将舅舅封为轵侯。
  这本是君臣舅甥之间的佳话。
  可后来薄昭杀害朝廷使者,触犯国法,汉文帝不忍心下旨杀他,便想要让他主动认罪自杀。
  汉文帝先是派大臣陪他喝酒,大臣在酒席上劝他给自己留下最后的体面,主动认罪自杀。但薄昭自持身份,不愿死。”
  “好家伙,给脸不要脸啊这是。”
  “于是汉文帝令人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孝服送到朝堂,分发给满朝文武大臣,并下令让他们下朝之后赶去轵侯府,为他的舅舅哭丧。”
  “可能还有不少大臣一头雾水,毕竟没有听说国舅死了的消息啊。
  但是皇帝说他死了,那他如何能不死呢?于是薄昭看见满朝文武前来哭丧,终于知道自己必死无疑,自尽而亡。
  这件事在《资治通鉴》中的记载也不过一句话:将军薄昭杀汉使者。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乃自杀。
  可是从这寥寥数十个字就可以看出汉文帝冷硬的心性和不凡的手段。”
  “毫无疑问,汉文帝对于国家和百姓绝对是个好皇帝,可是好皇帝和好人从来不搭边。”】
  汉武帝脸色露出奇异的神情,他曾经不满几代先人对匈奴的忍让,可是没有他们的忍让,如何成就他的征讨呢?
  “皇祖父是天生的皇帝。”刘彻评价。
  刘邦已经哈哈大笑,他把小四抱到身边,夸赞道:“看不出来你小子还挺聪明。”
  好人?以普世的价值观念来说,他老刘家大抵也没有出过几个好人吧,哦,不,刘盈可以算,然后呢?要不是他有个好娘,他早就废太子了,呵呵。
  那啥,天幕说的好,别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好人,那是什么玩意,能比他们这些“坏人”更好的治理国家吗?
  不能,那就闭嘴吧。
  嬴政冷笑,如果不够狠,他早就死在赵国,这天下还不知是谁家天下呢?
  汉武帝凉凉道:“不穷兵黩武,难道是想和那宋朝一样皇室被一网打尽,来一出靖康耻吗?”
  唐太宗心情复杂,却也终究能坦然面对这件对他称得上忌讳的事情,“可世人最后记得的还是朕的大唐。”
  这一刻,他是可以骄傲的对他耶耶说,当年没有选他是错的,他才是那个可以带领大唐走向辉煌的人!
  宋太祖暗暗嘀咕,自古皇帝能者居之嘛,唉,他也不想的,这不是都黄袍加身了嘛。
  明太祖大怒,要不是龟孙子不争气,他用得着杀那么多人吗?要不是那些混蛋不识抬举,他也不会杀他们!
  明成祖:……写下,是太宗,明太宗!
  【“汉文帝一生谨小慎微,谦虚低调,同时又艰苦朴素,为政以德。他承前启后,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统治秩序趋于安定,由此汉朝社会开始进入治世。
  他不像他的父亲刘邦可以以小博大,他也不像自己的孙子刘彻可以开疆拓土。
  但是,他仍然是一个有非常魅力的君王,因为他使国家变得繁荣昌盛,缔造了我国古代第一个盛世。
  他在位期间既没有大兴土木,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改革举措。
  在他统治的二十余年里,似乎一切都很平静,但是他也默默地做了很多琐碎的实事,躬修节俭、倡行孝道、抚恤孤寡、诏废酷刑……
  可以说,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但凡一个明君所能做的,汉文帝都做到了。
  在古代中能将戒奢尚俭贯穿于一生的帝王何其稀少,更何况皇帝是处于人世间最尊贵的位子上,权势美色应有尽有,几乎不会有人能拒绝这种巨大的诱惑。
  但是汉文帝却做到了,他终其一生都在以身作则,躬修节俭。
  不仅如此,他还广开言路、任人唯才、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在他的领导统治下,官员安心于政事,人民安居乐业,整个国家显示出一派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景象。
  而他优秀的政治才能更是给日后的守成君主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范本。面对孤立无援的境地,可以步步为营,“既拉又打”,让那个可以废立帝王的开国功臣集团慢慢丧失了话语权,完全体现汉文帝惊人的智计。”
  “诚然他也有很多缺点,可是在这些功绩面前,他的那些缺点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好!好!好!”一连道了三声好,刘邦对刘恒的满意简直不加掩饰。
  他以为如意最像他,没想到这个不那么像他的四儿子在没有教导的情况下,却反而做得比他想象中的更好。
  他以为他会像始皇一样后继无人,没想到啊,无心插柳柳成荫。
  他老刘家果然是有大气运的哈哈哈!
  刘邦:想像始皇嘚瑟的心是藏不住的.jpg


第201章
  【“缔造华夏史上第一个治世的是汉文帝,却也是汉景帝。
  文景之治,是汉文帝的文,是汉景帝的景。
  这个盛世是由这对父子共同筑造的,非是一人之功,非是一代之功,缺了谁都不行。”
  “在历史上汉景帝存在感其实并不高,在史册记载里,他是一个符合儒家观念的皇帝。但是实际上呢?汉景帝的性格一点也不温和,反而很……嗯,很刚硬、冷酷、冲动、暴,总之没有一个符合儒家的就对了,鲜明的特别。”
  “就,从其行事作为和在史书上记载的是两个形象,以至于史书里面的汉景帝的形象很没有特色,概括一个词就是平凡。”】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