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203)

作者:饼好吃 时间:2024-05-10 08:44 标签:无CP 系统 直播 宫廷侯爵 轻松 历史衍生 古代幻想

  他的一生赞美与诋毁同样多,他生前死后都争议不断。
  这就是武安君白起。“】
  白起略过奇奇怪怪的神将之说,哪怕其他人看起来都很是艳羡,但是……就很奇怪。
  还是道教的……嗯,他还以为想他这样的不下地府就:不错了,居然还是被封为神将,奇怪的体验。
  最后的评价,怎么说呢,满意也不满意。
  但是,好像也没什么所谓。
  打他不在意名声,大开杀戒时就已经不在意世人的目光和评价了。
  毕竟真的要在意,他早就活不下去了。
  生前都不在意的,死后也就更无所谓了。


第159章
  【“秦昭襄王曾经试图将战国结束在他那一代,遗憾的是他的争霸之路最后还是半途而废了,但是他还是给后人清扫了许多障碍,进一步削弱六国。
  大秦的统一之路并非一蹴而成的,而是一代代秦王们的努力,最后酝酿出来的成果,是所有秦王共同铸就了王座,才有了秦始皇一扫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大分裂,将华夏这片近乎要分裂的大地重新链接起来。”
  “在秦始皇的统一之路上,有一个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李斯。”
  “李斯是荀子的弟子,他曾经在吕不韦做过客卿,按说以始皇帝和吕不韦之间复杂的关系,李斯是很难混成始皇帝的心腹的,但他偏偏从一介小吏一步步的成为大秦丞相,堪称励志剧了。
  诚然,这是李斯学识才华的体现,也是因为他手段足够,懂得人心。”
  “必须要说的是,李斯的政治倾向一定是和始皇帝一样的。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想始皇帝之所想,成为陛下手中的一柄利剑,指向帝王所想之方向。“】
  李斯心中复杂万分,其实愧疚居多。
  葬送大秦的赵高和十八子胡亥,都已经下场凄凉。
  独独他,陛下虽然责罚,却还是饶他一命。
  陛下未有负他,最后却是他负了君恩,也毁了自己的心血。
  与大秦亡了相比,哪怕他和扶苏公子再不对不,又算的了什么呢?何况他还连累家人……
  李斯沉默而痛苦。
  彼时,秦王嬴政看着依然还敢大着胆子投靠他的李斯意味不明道:“你不怕寡人杀了你吗?”
  “斯只是赌,大王需要臣。”李斯很坦白,他就是在赌命,就像天幕所说的,他会是王上最趁手的利器,那么以大王的雄才伟略难道会容不下他李斯吗?哪怕他未来可能会……
  嬴政哼笑一声,许久,才让李斯起来。
  只要是人才,他就敢用,哪怕这李斯曾经“背叛”过他。
  【“李斯一直都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在他年轻还只是一个掌管文书的小吏的时候,他就不满足于此。
  有一次,李斯看到厕所里吃大便的老鼠,遇人或狗到厕所来,它们都赶快逃走;但在米仓看到的老鼠,一只只吃得又大又肥,悠哉游哉地在米堆中嬉戏**,没有人或狗带来的威胁和惊恐。
  对此,李斯发出了感慨:“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李斯出身不高,没有什么助力,所以他只是一个小吏,但是他不甘心,没有条件他就要创造条件。
  可是他想要出头,比起其他人又多了什么吗?没有。
  于是他想到去进修,为此他毅然决然的辞去小吏,去拜荀子为师。
  李斯在荀子那里学到了很多,学识,身份,见识等等,这些也让李斯后来在秦国脱颖而出。
  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张,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甚至影响着李斯后来还成为了法家的代表人物。
  学有所成之后,李斯对各国情况的分析和比较,决定到秦国去。”
  “正巧,秦国因为商君,以法家治国,和李斯专业对口,又因为秦国一直致力吸纳各国能人志士,所以有了李斯成长的土壤。”
  “而李斯到了秦国之后呢,最先考虑投奔的自然是当时秦国最有权势的人,也就是丞相吕不韦。
  他顺利的成为吕不韦的客卿,颇受重用,这是他不凡的人生的开始。
  哪怕现在我们知道吕不韦是这场权利游戏的输家,但是当时谁知道呢?
  谁能知道,秦王嬴政——一个从小在赵国当质子,没有经过正统教育的公子,年幼继位被人当做吉祥物的所谓秦王,一成年就以摧枯拉朽的姿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然后剑指天下。”
  “可能,有一种人,生来就注定为王吧。”】


第160章
  【“李斯是非常有能耐的人,假如不是后来做错了选择,他理当是千古名相的第一人,毕竟后来者哪怕如萧何、武侯、房谋杜断等人就算同样能耐,但是李斯辈分高啊,没有办法分个高低,自然只能按顺序来排位吧。
  可是偏偏他晚年邪门了一般,和赵高一起推胡亥上位,以至于葬送大秦。
  你说他是名相吧,他的过错是如此的明显;你说他不是吧,他的功绩也是摆着的,最后把自己弄得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生前身后名皆了了。“】
  李斯:就很后悔,自己折腾一着,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而倾家荡产。
  【“话说回前头,李斯在荀子那里学有所成后去了秦国,想要大展身手,他先是投靠了吕不韦。
  但是投靠吕不韦只是李斯的一个过度而已,他看得出来眼下哪怕吕不韦权倾朝野,可是秦国是赢姓赵氏的天下,朝野不乏忠于秦王的官员,宗室更不是没有力量。
  秦国的天不会变,而吕不韦却显而易见的会老去,新王虽是稚虎,却在一天天的长成。
  于是他把吕不韦当成跳板,当上了官,有了接近秦王的可能。
  公元前237年,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时间点,往前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并且打败了叛乱的嫪毐。
  此时的秦王政已经不是任人摆布的小儿,他虽然才成年,但是在公元前239年就干掉了叛乱的王弟,早有了自己的权势。
  看似一亲政就夺回自己的权利,但实际上是这些年他一直在积蓄力量,如此才能在成年举行冠礼后就摧枯拉朽的夺回一切,仿佛一切都很顺利。
  但如果真的这么顺利,就不会是一年一乱了,公元前239年的长安君成蟜叛乱,公元前238年的太后宠信嫪毐叛乱,公元前237年的又驱除权倾朝野的丞相吕不韦……一年一个的处理,有条不紊,始终把握住局面,但也不能掩饰这其中的危机。”
  “人们常说嬴政是独孤的王,赵姬是他的母亲,却为了别的男人和异母弟弟背叛他;
  吕不韦本是他父亲留下辅佐他的亲信,却想要架空他;
  成蟜,他唯一的弟弟,本该是来自宗室的支持,也选择叛乱,想要自己当王。
  他身为秦王天然的优势给他带来了的助力,但是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却一个比一个还要狠心的向他捅刀。
  他的道路是孤独,但是无所谓,他一直都走在正确的路上,坚定不移的向前,那些抛弃他的人也被他所抛弃。
  他们背弃他,但即便他们不帮助他,也无所谓,他还是一点点的把属于自己的一切夺回来。”
  “亲政之后,他广纳四方,启用各种人才,其中就有李斯。
  李斯给秦王几次献策,秦王听取李斯离间各国君臣之计,对于六国,李斯还提出了“先灭韩,以恐他国”的吞并顺序。
  于是他得到了秦王的赏识,因而被提拔为长史。
  李斯劝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国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他又被封为客卿。”
  “李斯在秦国的官途走得很顺利,可是人嘛,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天降人祸了,李斯顺风顺水的官路上也突然碰见了危机。”
  “是这样的,当秦王下决心统一六国的时候,韩国因为怕被秦国灭掉,于是派水工郑国到秦鼓动修建水渠。
  韩国的目的是想削弱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秦的东进。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