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222)

作者:饼好吃 时间:2024-05-10 08:44 标签:无CP 系统 直播 宫廷侯爵 轻松 历史衍生 古代幻想

  “天宝二年,安禄山晋疆骑大将军。旋施小计,博得唐玄宗及杨贵妃欢心。
  因腹大垂膝,肥胖惊人,作胡旋舞。逐日升迁,赐铁卷,封柳城郡公,赠范阳大都督,晋东平郡王。
  至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已经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
  “一个节度使在乱世都可做一方诸侯了,三个。”贞观年间的武将都嘶了口气。
  有时候制衡将军手中的兵权,不是真的觉得他们会造反,而是为了不让武将滋生野心,没有谁一开始就想造反,哪怕是曹操,也是多年后,野心一点点养起来才改变志向。
  所以,提前的防范准备也是为了君臣之间彼此好。
  李世民浑身泛着黑气,皇帝能信任手下的将领,这是好事;皇帝放任手下的将领,那是傻逼。
  任何一个对社稷负责人的皇帝,都不会把希望寄托在人心上。
  三大节度使,你特么口口口。李世民激烈辱骂。
  【“很多人都说这安禄山才是唐玄宗的真爱吧,我寻思着说不定呢。”李一呵呵冷笑。
  “手握大权,安禄山理所当然的心野了,而巧的是,杨国忠和他有怨,于是多次对李隆基说安禄山有谋反之心,但是...李隆基他,不怎么相信。”
  “李隆基把安禄山当做乐子看,殊不知最后他自己成为乐子。”
  “当然,造反这种事情还是会触动作为皇帝的本能,所以他还是派中官辅趚琳去侦察,但中官接受了安禄山的贿赂,回来后大讲安禄山忠心耿耿。
  杨国忠又对唐玄宗说:“召他进京,他一定不会来。”下令召见,他却来了。
  天宝十三载,安禄山到华清宫拜见唐玄宗,乘机哭着说:“我是外族人,不识汉字,皇上越级提拔我,以致杨国忠想要杀我。”唐玄宗对他更加亲密宽厚,于是任命他为左仆射的高官,才让他离去。
  当月,安禄山又呈奏章请求任命自己为闲厩使、陇右群牧等都使,任命吉温为武部侍郎、兼中丞,当他的副手,又请求主持总监事务。
  他当了闲厩使、群牧等使之后,上等好马都暗地挑选出来,夺得了楼烦的监牧之后接着夺取张文俨的马牧。
  这年三月一日,他离开长安回范阳,急忙出了潼关,每天赶路三四百里,到了范阳。”
  “这时只要有人说安禄山要造反,唐玄宗一定会大发雷霆,把他捆绑起来送交安禄山。”
  “而这就是安禄山宁可涉险也要去京都的意义,杨国忠不管是真的发现了什么,还是出于私怨接二连三的告安禄山有不轨之心,都给了安禄山机会,让他化危机为优势,几番证明自己是无辜的。
  于是几次后,李隆基就没把这种话当回事,真的相信安禄山是好的,忠心耿耿的。”
  “这大概就是狼来了的故事吧,一开始骗村人说狼来了,狼来了,可是几次几次,再说狼来了也就没有人相信,于是悲剧就发生了。”
  “而这又给了安禄山发展的机会,天宝十四年,积蓄力量完成的安禄山造反了。”
  “这年十一月,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诈称奉唐玄宗旨意率领部队讨伐逆臣杨国忠。”
  “一场席卷全国的内战就此爆发了,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
  天宝
  “安禄山,居然是他,居然是这番邦蛮子。”李隆基砸了一地的奇珍异宝,愤怒的大吼大叫,“朕待他何其不薄,他居然敢背叛朕。”
  “乱臣贼子,该死,通通该死啊!”刚刚撤了李林甫杨国忠的李隆基愤怒的唤人,要杀了安禄山。
  太子府
  李亨烧掉了一封又一封书信,这些都是这些时日意图投靠他的文臣武将的书信。
  而后看向帝王的居所方向,他脸上露出一丝嘲弄之意,他那位好父亲,终于也自食恶果了吗?
  打他十几岁开始,生活在十王府,被日日监视;后来成为太子,更是举步维艰,而造成这一切的却是他的好阿父。
  他总是恐惧,担心步了前面几位兄长的后路。
  太子,呵,说来尊贵,可是还不是照样被自己的父亲杀了。
  所以李亨知道,那于他只是皇帝,而不是父亲。
  他以为还要忍很久很久,可是现在……李亨眼里露出浓浓的野心。
  他们的皇帝陛下已经摇摇欲坠了,他的机会来了!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因为均田制破坏,使很多百姓成为流民,而最高统治腐朽,阶级矛盾尖锐;
  是因为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更是因为中央与地方势力失去平衡,中央压不住地方了。”
  “由于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坏,从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
  这些召募来的职业军人受地方军阀的收买笼络,和将领形成一种特殊的盘根错节、牢不可分的关系。
  唐玄宗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而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堪称一个小国,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到天宝元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
  而中央军则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太差,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不堪一击。
  节度使的日益强大,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到天宝末年,终于爆发成为安史之乱。“】
  刘邦吐槽:“这有地有人有钱,谁还不造反啊。”
  “既有兵权,那财赋就应该收回手中。”赵匡胤皱眉。
  不过现在他也不敢乱搞了。
  只是,不管任何政策都是有利有弊,哪里有完美无缺的政策。
  在他这一代没有问题,过两代就出问题,都是正常的。
  不过,太极端确实不好。赵匡胤想到他好好的大宋被后人戏称“大怂”,就心里憋屈。
  这谁能忍啊!
  【“前面说李林甫也是盛世倾覆的一把好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李林甫出任宰相时,为巩固权位,杜绝边将入相之路,称胡人忠勇无异心,淳朴单纯,建议玄宗用胡人为镇守边界的节度使,而且又放任他们拥兵自重,因此安禄山身为胡人等得以取得权力。”
  “这里对任用胡人没有意见,历史上也有很多入中原朝廷的非汉人臣子,也有很不错的。
  但是人都是欲望动物,不分种族的。
  只要过度放纵,无论是汉人还是胡人都是一样被长野心的。
  而在李林甫的助攻下,安禄山史思明这些胡人也都野心蓬勃生长。
  皇帝好糊弄,对你各种放任,你选择——
  安禄山选择造反。”
  “人是慕强的,看见软柿子,谁都会想捏一下,看见老虎,人人避开。
  而李隆基曾经是老虎,后来失去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成为病虎。
  安禄山只会觉得,这样的蠢蛋能当皇帝,自己为什么不能呢?“】
  开元
  唐玄宗面无表情的捏了一下扶手,随即又苦笑,是啊,他自己不就是争夺出来的皇位吗?怎么就忘记了呢。
  臣子可以信重,但是不能放纵啊。
  唐玄宗不能理解,后来自己怎么变得那么的……蠢。
  是的,在现在都不敢他看来就是蠢。
  不敢相信,然而事实如此。


第181章
  【“在历史上,很多国家在国都失守一次之后,便走向了灭亡。
  而唐朝却能做到国都六陷依然还没有完蛋,这不得不说也是一种奇特的本事。
  而这种神奇的本事呢,就是从唐玄宗开始的,当然,国都六陷天子九迁不是他一个人锅,但是他肯定是罪魁祸首没跑。
  说起来,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赵跑跑完颜构,不得不说,论起对危险的预知,跑路的能力,他绝对是一流的,现在想想,可能也是前辈们做了示范吧。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