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257)

作者:饼好吃 时间:2024-05-10 08:44 标签:无CP 系统 直播 宫廷侯爵 轻松 历史衍生 古代幻想

  宋太祖第一反应,我大宋发了!然后,更暴躁,要是他有这样的钱和人口,哪里会不敢打仗啊!!!
  问题是,那个繁荣富裕的宋朝,不是他的。
  【“没有足够的武力守护,再多金山银山也是给别人做嫁衣,而宋朝一次次的割肉为豺狼虎豹,真的,如来佛祖见了都要自愧不如。”】
  宋太宗擦了擦冷汗,他也没想到后代那么不争气啊,他在武勋上也是有建树的好嘛!
  群臣:呵呵,先问问驴吧。
  【“希望宋太祖自己争气一点,不要被亲弟弟干掉,如果不是被干掉,那就不要想不开把皇位传给弟弟。
  然后自己统一一下天下,不要留给后人啦,真的怕了。“李一狠狠吐槽。】
  赵匡胤却心戚戚的点头,还真是怕了。
  【“他缔造了建隆之治,他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他针对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问题,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调整文武关系,又在进行统一战争的同时,改革官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他是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有点感慨,又笑了笑,然后下令召见几个心腹,他要自己夺回燕云十六州,靠后代真的不如靠他自己。


第220章
  【“明朝的皇帝是出了名的有特色,无论是明君还是昏君,都是靓仔中的靓仔。
  明太祖朱元璋是能让打工人996然后待遇还一般的讨人厌老板,明仁宗是出了名的大胖儿子,明英宗朱祁镇是个傻逼的事情就不用再强调了,还有力挽狂澜明代宗朱祁钰,还有深情的明宪宗,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明孝宗,玩咖明武宗等。
  通常一个朝代普通大众可能也就认识三四个皇帝,还得是知名度够高的那种,但是大明王朝的皇帝例外,不仅是时代更接近现代,也是因为明朝皇帝真的有特色。
  这个特色可以是贬义,也可以是褒义,放在明成祖朱棣身上,那当然必须是褒义啦。“】
  又又又被点名的明朝众皇帝各个开始提心吊胆,毕竟前面翻车太严重,不是很想再出场,不是,也是很想再出场扳回一局,但是担心又碰上傻逼玩意。
  直到明成祖朱棣五个字一出,大家顿时都松了口气,很好,这波妥了妥了。
  那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明战神好吧,也就太祖皇帝可以掰掰手腕。
  少年朱棣终于有露出活泼好奇的神色,想像不出自己当皇帝是什么样,他明明更想做一个大将军啊。
  【“明成祖朱棣,外号明仁宗的征北大将军,也被称为那个本该做明太宗的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缓缓打出一个两个三个小问号,这都是啥玩意?
  奇奇怪怪的外号,还有明成祖是什么鬼?
  明仁宗咳咳了两声,掩去嘴角的笑意,哎呀这个明仁宗的征北大将军一听就懂,听起来真是让人身心愉悦啊。
  【“当然啦,外号的事情后面来说,都是很有趣的小故事,朱棣惨兮兮哈哈哈。”李一捂嘴笑道。】
  永乐大帝翻了个白眼,他觉得可不怎么有趣,一定是什么不肖子孙在搞事。
  嘉靖帝眼神漂移了一下,然后又理直气壮,半点不亏心,成祖皇帝自己做祖宗哪里不好,头上还没有人压着呢。
  【“那一年,还在兢兢业业做藩王守护大明屏障的朱棣迎来了登基的新帝他的好大侄子,他以为人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新变化。
  也许要和朝廷勾心斗角,但事情总会控制在一个度上,作为藩王被中央忌惮再正常不过,侄子毕竟不是亲爹嘛。
  可是,他不知道,新皇脑回路不大正常。
  作为藩王,还是有能力的藩王,如果是头上的皇帝是亲爹,那当然没啥。
  但是如果不是亲爹,那么藩王肯定会被陆陆续续收拾掉,这一点是毫无意外的,毕竟这是大势所趋,更是为了国家能绵延的更加长久,而地方藩王通常不可能干得过朝廷嘛。
  要论拳头,那还必须是掌握全天下资源的朝廷,显然,大明王朝的第二皇帝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出手是那么迅猛而且毫无顾忌,完全没想到自己可能会翻车。
  汉景帝差点翻车,那是因为那时候的藩王势力还很大,可是到了明朝,藩王已然被各种限制。
  而且汉朝时期中央集权还没有那么夸张,可是明朝时期,中央集权远胜汉朝。
  总之,汉景帝都还能稳住一把,各方面优势都比汉景帝还大的朱允炆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稳赢。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实践出真知啊。“李一感叹道:“而有时候,人是可以很不讲道理的。”
  道理上来说朱允炆怎么都输不了,可是朱棣偏偏推翻这个理。
  “可能这就是普通人和传奇的差距吧。”论人类的参差。】
  汉景帝:……够了够了,他真的不需要这么有存在感,明明是别人的故事,为什么还要拉他出来鞭尸啊!


第221章
  【“公元1392年,被朱元璋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标病逝,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大明可能再度陷入动荡,自古夺嫡引起的乱子是数不数胜,翻开历史,满是血腥和残酷。
  朱标是一个上令父亲满意,下令朝臣弟弟敬服的好太子。
  如果他能顺利或者继承皇位,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一切,他可能也会慢慢削藩,但是因为和兄弟感情深,所以出手不会那么狠辣,而是循序渐进,如汉时的推恩令就是极好的,一代一代的削弱递减。
  总之,后来的动乱也就不会那么轻易的就爆发了。
  可是偏偏朱标死了,一切就不一样了。
  原来的皇子们能没有野心吗?从前头顶有朱标压着,他们还算心服口服,可是换做其他兄弟,谁也不服,眼看一场夺嫡之战就要爆发。
  庆幸的是朱元璋足够强势,也足够果决。
  按理说当时文武兼备的燕王朱棣似乎是最有希望继承大统的人选。但是,朱元璋最终选择了年幼的皇长孙朱允炆。
  这不能没有道理,因为朱棣出生太晚了,头顶上的哥哥还在呢。
  你说选贤,可是朱棣似乎也没有超出其他兄弟多少啊,何况自古以来太子之位都是论嫡论长的。”
  “再者,朱棣一直以来展示出来的都是军事上的才华,而非文治上的功绩,而如今太下太平,在和平年代需要的是一个守成之君,而不是猛将。
  出于这些种种的理由,朱元璋选择朱允炆,他希望朱允炆能安定民心,让百姓喘口气。“】
  朱元璋的儿子们纷纷撇嘴,老爷子也看走眼了吧,还守成之君呢?好险没把大明折腾完蛋。
  朱元璋阴着脸,他的想法当然没有错,错的是傻逼孙子,他就不信他没有教他如何对待藩王。
  朱标头疼的揉揉额头,希望这个儿子不要做得太过分。
  但是真要如此,怎么可能被大势在身还被推翻。
  这可真是,儿子是亲儿子,弟弟也是亲弟弟啊,都是他一手带大的……
  【“这里先说一下,藩王的存在究竟是好是坏呢?利弊皆有吧。
  藩王可能是导致战争的祸根之一,但是有能力的藩王也确实能起到守卫地方作用。
  而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就是因为主弱臣强,皇帝不得藩屏之助。
  因此,他分封诸王便是要让藩王拱卫皇帝,以维护朱家皇朝的统治。
  其中九大藩王都是领兵驻守边塞之地,而不是什么繁荣之地,可见朱元璋的用心。
  当然,进一步说,就是哪怕藩王争夺皇位,可藩王姓朱啊,对于朱元璋来说,都是他的后代,只要肉烂在锅里就行。
  但是对于朱元璋之后的皇帝来说却不一样,他们只会看见这些藩王的威胁性,他们只想皇位留在自己那一脉。
  所以,藩王于他们就是不得不铲除的威胁。
  朱元璋不是没有教导过朱允炆如何对待藩王,但是朱元璋却忘记了,他们的立场不一样。“】
  朱元璋闭了闭眼睛,有些话只要只言片语就足够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